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交管部门下足“绣花功夫”严守农村平安路

  近日,呼和浩特市进入春耕备耕与赏花踏青叠加的交通繁忙期,面对农忙与出游双重压力,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农村道路薄弱环节,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地区通行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从田间地头到国省乡道,用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守护着乡村振兴平安路。3月以来,全市农村道路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未发生重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农旅交织 农村道路面临双重考验

  “这几天运送化肥的拖拉机明显增多,部分乡道高峰期都要排队通行。”武川县交管大队民警介绍,作为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当地春耕农机车辆日均通行量较2月份增长近50%,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上路频次明显增加。

  2025年托克托县第六届黄河开河活动于3月22日在河口旅游度假区举行,吸引众多游客与美食爱好者前往参与,周末单日车流量突破1.2万辆次,较平日增长10倍,部分路段车辆排队等待进入活动停车场绵延数百米。

  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呈现集中运输趋势,市交管支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化肥、农药、种子及农用器具等高效运输不误农时。同时,各交管大队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抓手,深入田间地头提醒村民规范出行,注意安全。加大对农村道路重点时段的管控力度,减少管控死角,杜绝执法盲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面对激增的车流,托克托县交管大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远端分流+近端疏导”模式,在景点入口处,交警通过不间断巡查实时监控路况,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至停车场。同时,在狭窄路段、会车难路段等易拥堵路段增派警力值守,确保人车分流安全。

  “大喇叭”宣教 柔性执法暖民心

  新城区交管大队和回民区交管大队民辅警走进民宿和露营地,借助宣传警务车“大喇叭”向村民和游客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和文明守法意识,通过“田间讲堂”向农牧民讲解典型案例,发放反光贴2000余条、宣传单1.2万份。3月以来,全市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23场,直接受教育群众达1800余人。

  执勤中,除对农机和非机动车首次轻微违法实行“三不罚”(不罚款、不扣车、不扣证)外,在景区周边针对景区实际情况,各交管大队采取“流动+定点”“白+黑”相结合的精准巡防模式,点、线、面全方位织密交通安全网,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做到巡控有密度、到场有速度、处置有力度,为游客营造更安全、更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多方联动 共织平安防护网

  “现在路上划了清晰的标线,关键路口还有爆闪灯,我们夜间运种子安心多了。”玉泉区寇家营村村民感慨道。随着进入农忙,玉泉区交管大队、赛罕区交管大队联合路政、园林和市政等部门,紧盯急弯、陡坡、临崖路段,查看道路标识标线是否清晰、齐全和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隐患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治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玉泉区交管大队建立“交管+乡镇+劝导员”三级联动机制。3月初,该大队组织22个劝导站,50余名交通安全劝导员进行培训和巡查。期间,共排查整改急弯陡坡路段63处。赛罕区交管大队组建“春耕守护行动”宣传小分队走进金河镇,到农业合作社与物流公司开展宣传活动,要求他们严守安全底线,坚决做到运输车辆“不带病上路”,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和事前预防、主动防控的思想,通过多提醒、多教育来提升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苗欣 王永明 刘森)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