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携手市林草局,共同开展大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根基。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元,包括原始次生林、草原及山湾子水库小微湿地。这里不仅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之所,更是西辽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总面积达87000公顷。独特的生态孕育出丰富生物资源,鸟类有8目9科19属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种,即金雕、丹顶鹤、黑鹳、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0种,包括雕鸮、黑鸢等。此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物种有6种,世界受胁鸟类有1种——黄爪隼。
进入3月,气温回升,大黑山自然保护区万物复苏,野生动物活动愈发频繁。为全方位掌握区内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及时发现珍稀、濒危物种,工作人员在野生动物可能频繁出没区域精心布设17台红外相机,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监测。
此次监测既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基础数据,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又能为生态保护与修复、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决策支持。随着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奥秘将逐步揭开,为守护这片自然家园注入新动力。(南 丁 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