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17台红外相机“上岗” 大黑山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启动

  近日,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携手市林草局,共同开展大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根基。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元,包括原始次生林、草原及山湾子水库小微湿地。这里不仅是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之所,更是西辽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总面积达87000公顷。独特的生态孕育出丰富生物资源,鸟类有8目9科19属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种,即金雕、丹顶鹤、黑鹳、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0种,包括雕鸮、黑鸢等。此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物种有6种,世界受胁鸟类有1种——黄爪隼。

  进入3月,气温回升,大黑山自然保护区万物复苏,野生动物活动愈发频繁。为全方位掌握区内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及时发现珍稀、濒危物种,工作人员在野生动物可能频繁出没区域精心布设17台红外相机,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监测。

  此次监测既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基础数据,评估生态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又能为生态保护与修复、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决策支持。随着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奥秘将逐步揭开,为守护这片自然家园注入新动力。(南 丁  于佳琪)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