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产业带动就业 农牧民用双手浇灌出“富贵花”

  ​早上七点,阳光爬上温室钢架,王红梅像往常一样走进芍药大棚,熟练地掐掉芍药花多余的侧芽,随后将现摘下的芍药花进行打包、清洗、分级等作业。“过去一年有半年都闲着,现在天天都有活干,兜里不愁没有钱。”王红梅笑着说。

  这是乌兰察布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京蒙协作赋能冷凉花卉产业的鲜活一瞥。一株株芍药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承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京蒙协作扶持发展的以芍药为代表的冷凉花卉产业,通过芍药花反季生产及种苗繁育,延长“种产加销”产业链,形成梯次就业格局,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增收。公司常年用工30余人,人均年收入5.3万元,用工旺季时,临时用工达200余人。“针对企业发展特点和农牧民就业现状,察右前旗就业中心多措并举为企业和农牧民提供暖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促进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察右前旗就业中心主任李志敏说。

  记者从乌兰察布市人社局了解到,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人社局不断拓宽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推进各地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深度融合,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深挖本土产业吸纳就业潜力。一方面宣传落实好《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办法》,引导鼓励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主动服务企业和农牧民等重点就业群体,落实“技能乌兰察布行动”,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落实吸纳乌兰察布市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六个月以上奖补机制,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就业基地)稳定吸纳就业。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9.63万人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3万人。

  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曾强表示,通过“企业需求+劳动者技能”的精准对接,不仅促进农牧民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也全面助力了乡村振兴。2025年会继续以“造血式”就业促进行动为牵引,继续强化产业带动就业能力,健全完善与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促进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增收。(马佳敏 赵静 刘佳东)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