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内蒙古察右前旗绘就黄旗海生态新图景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持续抓好黄旗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治理工作,成立黄旗海自然保护区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总体方案和9个配套子方案,组建工作专班,以“优、拆、围、禁、收、疏、补、管”八项举措为抓手,共投入资金3.17亿元,实施项目33个,从河道疏浚、生态修复、农业四控、污水垃圾处理及保护管理基础建设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保护举措,让黄旗海重现草丰水美景象。

  整合“优”化,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察右前旗对黄旗海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合理调整优化,组织力量编制完成黄旗海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初稿),为保护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可持续依据。

  “拆”除退出,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察右前旗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对保护区内16家养殖场(户)及进行拆除退出。区域化布局划定50个肉牛发展重点村,新规划42平方公里肉牛集中养殖区,出台肉牛扩群倍增奖励扶持政策,引导养殖业有序外迁,保护生态、保障民生。

  实施“围”封,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为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促进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森林草原植被和湿地资源休养生息,察右前旗实施保护区核心区围封,对已建成的网围栏进行破损修复工作。流转围封区域内耕地10653.9亩,统一种植牧草,实现禁膜、禁肥、禁药和“水改旱”。

  “‌禁”牧严管,杜绝偷牧滥牧行为。在保护区内实行禁牧,成立禁牧综合执法工作组,开展禁牧巡查和禁牧舍饲宣传,加强保护区巡察、管护力度,严厉打击偷牧滥牧行为。累计处罚偷牧滥牧行为57起,教育劝阻300次偷牧行为,杜绝偷牧滥牧行为发生。

  污废同“收”,强化污染治理。为抓好保护区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察右前旗加强保护区污水管网、垃圾转运及粪污处理、残膜回收等基础建设。目前保护区内2个及周边18个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畜禽粪污日产日清、有机肥还田。通过集中收集转化处理方式,最大可能减少畜禽粪污、垃圾、污水、残膜对生态环境污染。

  “疏”“补”结合,加快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为加快黄旗海生态恢复,察右前旗先后实施疏浚治理入湖河沟工程,疏浚治理重点河道2条26.69公里,生态小流域治理1000公顷,推动黄旗海储水量和湖面面积稳步恢复。累计投入8556.6万元实施生态恢复工程,补齐生态建设短板,逐渐恢复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管”控到位,村庄、农业、日常三管齐下。在村庄管控上,严控保护区内严把房屋圈舍新建、修缮审批关,严防新建扩建行为。农业生产方面,封停机电井637眼、推广高标准农田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核心区内禁膜、禁肥、禁药,一般控制区推广试验降解膜和标准膜。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日常管理上,投入2600万元建成全区首个自然保护区智慧化监管中心,对野生动植物及林草湿资源进行全天候智能监测。

  随着一项项措施落实,一个个工程推进,黄旗海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明显改善,水域面积稳定增长,草原植被盖度达重度覆盖水平,黑鹳、东方白鹳、遗鸥、草原雕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显著增加,生态系统功能整体跃升。(察轩)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