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规范标准引领内蒙古直播电商行稳致远

  “直播销售员不能通过虚假违法营销、自我打赏等方式吸引流量,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直播平台应具备退换货服务承接团队和技术,依法规范商家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义务,保障消费者合理的退换货和退款等诉求”……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全区首个直播电商地方标准《直播电子商务管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内蒙古直播带货领域有了地方标准。

  当前,直播带货已经成为电商领域最火热的领域之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内蒙古,直播电商行业也蓬勃发展,直播电商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大关,汇聚了数万名从业者及直播主体,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队伍,成为内蒙古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增长点。直播电商行业不仅为内蒙古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更在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各地文旅推广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例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通过培育本土网红、引进直播人才、打造“红色文化+电商”模式,让草原深处的土鸡蛋、牛羊肉、瓜子等,搭乘互联网快车走向全国。2024年,全镇线上销售额突破26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45万元。

  然而,任何新兴行业在快速扩张的进程中,都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直播电商行业亦是如此。近些年,一些直播电商存在产品质量差、虚假宣传、不文明带货、价格误导等问题,经常引发消费者“吐槽”。这些乱象不仅严重侵蚀着消费者对于直播电商行业的信任,也对电商直播行业自身长远发展带来了阻碍。内蒙古发布实施的《直播电子商务管理服务规范》,就是针对直播电商的准入机制、内容监管、绿色直播、权益保障等全链条进行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明确的规则。

  《规范》的实施,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物,提升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行业的信任度。对于直播电商行业自身而言,这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促进从业者从以往的无序竞争、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建设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内蒙古直播电商地方标准的出台,是对行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相信在这一标准的护航下,内蒙古的直播电商行业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不断提振消费市场,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评论员:袁宝年

  监制:高宇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