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扎根北疆 建功立业】讲述西部计划中的青春故事 话剧《天边的草原》传递志愿力量

  3月26日,走进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有着“天边草原”美誉的乌拉盖,零下11摄氏度的最低气温与扑面的雨夹雪让这里还不见春意。到了下班时间,众多青年从学校、政府办公楼、卫生院里走出来,他们之中不少都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一代代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助推下,乌拉盖源源不断地迎接着发展的生机。

  2016年,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副团长的乔轲第一次来到乌拉盖,采风过程中,他认识了在乌拉盖管理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作的年轻人包涵。这个来自吉林省的姑娘,大学毕业后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乌拉盖,服务期满后,留在了乌拉盖。

  “通过包涵,我了解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个群体。原来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有一群人在为我们的家乡默默奉献,我很感动,我觉得需要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所以想为他们创作一部话剧。”乔轲说。

  时任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队长的孟玉珍在得知乔轲的创作计划后,决定和他合作。“虽然表演地点从草原变成了剧场,但乌兰牧骑的节目始终要到人民中间去。”孟玉珍说。

  经过三年的创作,话剧《天边的草原》剧本成型。该剧聚焦在内蒙古自治区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群体,讲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放弃大城市优厚条件,来到乌拉盖草原,并扎根于此的故事。

  故事中,赵娇云、高文天、唐堂等志愿者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走进草原深处,乌拉盖草原的孩子们有了“新老师”。这些新来的老师会给孩子们讲知识和草原之外的故事,也会在孩子们不听话时急得跳脚。但渐渐地,在他们的努力下,孩子们成绩好了,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这部剧只是一部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缩影。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杨国奇说:“自内蒙古实施西部计划以来,累计有16831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我区基层单位开展脱贫攻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卫国戍边、生态环保等领域志愿服务,6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内蒙古。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把这些故事通过话剧的形式搬上舞台,特别是通过乌兰牧骑这种‘富有志愿精神’的文艺形式展现,很有意义。”

  2020年,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开始着手筹划打造话剧《天边的草原》。“当时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团队里,没有一个人是学戏剧表演的,大多数演员对话剧的认知几乎为零。”

  最终,13名“半路出家”的乌兰牧骑队员接下了这项任务,大量的台词、话剧独特的表演方式、剧情细节的打磨,13个年轻人边演边学,在克服了众多难题后,话剧《天边的草原》于2022年8月20日首次登上舞台,在锡林浩特上演。

  2023年,正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天边的草原》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2023年度集中活动期间上演,这部话剧跨越2700多公里来到广东汕头,为无数年轻人送去感动与力量。

  “这部剧中,每个志愿者都是有血有肉的,我只是简单地把他们的故事、他们面临的选择‘搬’到了舞台之上。现实中也是一样,无论这些志愿者最终是否选择留下,他们的故事都应该被人们看见。”乔轲说,“就像《天边的草原》的台词,无论这些志愿者回到各自的家乡,还是选择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他们的人生当中永远镌刻着这一抹绿色。”(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孙柳)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