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来,万物复苏,浑善达克沙地在春寒料峭中迸发出蓬勃生机。
正蓝旗图古日格嘎查草场上,牧民们手持灌割机正在对沙柳进行平茬作业。“沙柳平茬后生长速度更快,没有定期平茬的沙柳会减缓生长甚至死亡,固沙能力将大大减弱。平茬沙柳每天还有近300元的收入,我已经挣了4万多元!”牧民温都苏说。
人勤春早。锡林郭勒千里草原上,一场与风沙竞速的绿色攻坚战在早春打响,全盟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春机”,以“开春即开工”的奋进姿态,持续吹响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号角,全速推进“三北”工程开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下午时分,正蓝旗亿林绿化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机声隆隆,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柳条切割成小枝。“去年10月份以来,已从牧民手中收购5万捆平茬黄柳,这些黄柳经过加工后将用于正蓝旗境内的沙地治理。”该公司负责人居衡星介绍。
正蓝旗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今年计划投资4.67亿元实施“三北”六期工程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异地治沙项目,治理面积达128.87万亩,居全盟首位。“全旗的灌木平茬复壮作业即将进入尾声,苗木、草种、网围栏等治沙所用的物料都已准备就绪,完全可以满足全年的治理需求。”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水利局)副局长苏伦高娃介绍。
如火如荼的热烈景象在百公里之外的正镶白旗防沙治沙一线同步上演。这几日,巴彦敖包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收购牧民家的平茬柳条,还要同步进行切割加工作业,合作社负责人赵臣却乐在其中,“合作社以每吨400元的价格收购牧民家的平茬柳条,这些柳条切割后还能用在嘎查项目区的治理管护中,又能挣钱又能保护草场,大家都开心!”
去年,巴彦敖包嘎查的4个浩特(小组)55168亩草场被列入锡林郭勒盟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在企业牵头下,合作社带领57户牧户共同参与治理保护,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年,计划治理7.8万亩半固定沙地和50.73万亩浑善达克沙地,经初步统计,10家合作社、9家企业将带动农牧民873人参与到治理工程建设中。”正镶白旗林业草原和水利局局长乌云介绍。
浑善达克沙地西缘的苏尼特右旗也在马不停蹄地推进防沙治沙准备工作。
苏尼特右旗陶高图畜产品经营专业合作社内,十几台草帘编织机和自动卷帘机开足马力运转,负责人高娃和牧民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一笔600万米稻草帘的订单,这张稻草帘可以满足一万亩沙地的治理需求。
苏尼特右旗牧民之友网围栏加工厂争分夺秒赶工期、抓进度,只见一条条钢丝在机器的牵引下,被巧妙地编织成一张张紧密的网围栏。“这些产品都是特别设计的网格结构,可有效阻挡风沙侵袭,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支撑,促进沙漠地区的植被恢复。”该工厂总经理李凯程介绍。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行走在锡林郭勒防沙治沙一线,一个个植绿扩绿项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一份份治沙物料筹备快马加鞭、热火朝天,一幅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迎着春光,站在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战场上,一株株沙柳迎风挺立,一片片沙生植物铺满沙丘,连绵起伏中是纵横交错的沙障,成群的鸟儿或翱翔其中或登枝嬉戏,曾经被风沙蚕食的草场正逐渐覆满植被。
我盟作为全区沙化土地分布最广的盟市之一,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区域面积5294万亩,占沙地总面积的83%,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去年,全盟上下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在沙海中摸爬滚打,压沙障、固沙带、栽苗木,共完成沙地治理任务378.55万亩,达到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6.9%。
治沙不仅为生态,更要惠民生。
“工程实施后,草场变好了,我们的钱包也鼓了!”巴彦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委员会主任额吉日木图说,自家1500亩草场列入了治理项目区,每年和爱人有将近40000元的补贴,再去项目区打点平茬、打捆柳条等零工,家庭年收入就能超过10万元。“受自然、市场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后家里几乎没有牧业收入,草场也一天天变差,这样围封治理5年后,草场恢复好了,我们再继续科学养牧。”额吉日木图说。
数据显示,我盟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充分调动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去年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农牧民合作组织137个,带动农牧民6000余人,治理面积占年度治沙工程的70%以上,人均增收1.2万元左右。
时间刻度,亦是奋斗标尺。
今年,我盟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水定绿,实施节水行动,不断扩宽“以工代赈”范围,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高质量推进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项目工程,实现生态增绿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今年计划完成566万亩的沙地治理任务,目前各类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包括沙障、苗木、草籽等物料,可以满足各类工程项目的需求。在防沙治沙中,我们将采取强有力措施,高质量完成各项工程,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乌日根巴雅尔表示。(耿敏 姜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