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今年通辽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计划达1200万亩以上

  近年来,通辽市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通过培育壮大各类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在奈曼旗义隆永镇东湾子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齐聚一堂,等待签约新一年的土地承包合同。

  东湾子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东湾子种植养殖合作社公司,集中村民手中的1500亩细碎化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统一提供种子、收购等服务,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种植成本,还为村民解放了双手、增加了务工收入。

  “集中连片经营相比分散经营,每亩成本降低100元左右。通过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专业管理,每亩增产200斤以上。”东湾子村党支部书记刘耀威介绍。目前,合作社已购入农资化肥200吨,订购了3000亩地的种子。同时,为有效整合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旗农村牧区经济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召开社会化动员部署会,集中开展宣传和讲解工作,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春耕备耕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今年,奈曼旗将重点完成千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落实230万亩社会化服务面积,并延伸服务产业链条,实现重点产业关键环节覆盖。“在现有‘联合社+’模式基础上转型升级,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主体以法定数据体现农业服务业产值,建设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奈曼旗农村牧区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韩艳丽表示。

  今年,通辽市将持续推进千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村集体整合土地、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经营、农业企业紧密联结、服务组织全程服务”模式,提升社会化服务面积、规模和质量,服务面积达到1200万亩以上。同时,创建6个百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核心区,积极推动各类服务主体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延伸服务链条,新增规上农牧业服务企业15家,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力争突破30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张博 孙冉 马玲玲 白鹭)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