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通辽市人大常委会把“两个联系”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健全联系制度,拓展联系渠道,丰富联系内容和形式,切实推动“两个联系”工作走深走实。
畅通民意“直通车 ”
2024年,通辽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147名基层代表建立直接联系,根据代表专业特长,结合常委会会议议题特别是重点立法、监督项目,邀请72人次代表列席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三次,通辽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面对面听取基层代表意见建议,及时将建议交有关单位研究办理或作工作参考,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开通了畅通民声的“直通车”。
2024年,通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对通辽市市属国有企业运营情况、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施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主城区供热问题,连续三年将主城区供热列为年度监督事项,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对全市“温暖工程”实施情况开展集中视察,从供热热源、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摸底和研究分析,探索破解供热难题的思路办法,全力守护“民生温度”。218人次代表参加了通辽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人大代表对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代表履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架起民声“连心桥”
通辽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进社区(嘎查村)报到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代表参与社区嘎查村活动7998人次,走访接待选民1669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948件次,为百姓办实事3156件。将代表信访代办制与代表之家建设有机融合,全市425个代表之家(站)均设立代表信访事项窗口,选派1501名代表担任信访代办员,受理信访代办件1176件、解决928件。积极推动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710名代表担任诉前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案件626件,成功调解449件。
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站)建设的意见》,打造品牌特色家站,建成代表之家120个、联络站点305处,实现五级人大代表进家站全覆盖。以家站为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
通辽市人大常委会扎实推进全市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2024年,县乡两级累计票决民生实事项目249项,项目资金30.52亿元。(都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