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辽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以“四创新、四推动”切实扛起巡察工作主体责任,高质高效扎实有序开展巡察工作。
创新组织机构,推动“书记工程”全面落地。为积极探索完善党委书记直管、亲抓、主推巡察工作的领导机制,进一步压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今年3月初,通辽市委对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全面调整,由通辽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市长、通辽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担任副组长,极大地提升了巡察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8个旗县市区也全面进行了人员调整,高位推动、以上率先,进一步助力巡察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重点领域”巡深察透。去年,在常规巡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专项、点穴、提级、交叉等巡察方式,有力提升了巡察效果。靶向“专项”攻坚,对全市林长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发现林长巡林走形式、禁牧政策执行不严格、林草地复垦复耕管控不彻底等64个突出问题,移交问题线索2件,有力揭示主要矛盾、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精准“点穴”破题,围绕全市“骨头案”“钉子案”等24件重点信访积案,运用“巡察+”监督路径、制定案情会商机制等方式,发现违规违法用权、侵害群众利益、矛盾排查化解不彻底等20个突出问题,有力推动解决征地拆迁、农民工资、产权争议、债务纠纷、社会保险、涉法涉诉等多领域民生问题。板块“提级”驱动,对市县两级政法系统36个党组织开展“常规+提级+交叉”巡察,发现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不到位、执法办案审判不规范、涉案款物管理有漏洞、落实全面管党治警要求不严等572个突出问题,移交问题线索61件,高水平彰显巡察利剑震慑力和穿透力。
创新激励约束,推动“巡察铁军”建设。积极探索选派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熔炉作用,拓宽巡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渠道。首次对2024年参加市级巡察工作表现优秀的147名抽调干部进行通报表扬,有力提升了干部参与巡察工作的积极性。在持续深入开展巡察组纪律作风评估基础上,创新探索了巡察组工作质效评估机制,从工作状态、报告质量、线索成案、成果运用、纪律作风等多维度,对巡察组工作质效进行评估,形成了既抓作风又抓质量的“双评估”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巡察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同时,持续动态调整由处级领导干部和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公务员组成的“组长库”和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关党建、财务管理、年轻干部等组成的“人才库”,目前“组长库”入库50人、“人才库”入库180人。
创新指导督导,推动“对村巡察”提质增效。年初,印发《关于开展对村巡察调研指导的工作方案》,选取科左后旗、科左中旗作为市级调研联系点,利用2个月时间,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组对组的方式,充分借鉴四川、河南等先进地区对村巡察经验做法,从对村分类、组织方式、监督重点、力量配备、制度机制、贯通协调、数据应用、整改机制、成果运用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督导,与旗县面对面逐一共同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并通过《工作提示》等载体,在全市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提升对村巡察整体质效水平。(全力 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