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仲春始,大地万物新。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位于奈曼旗八仙筒镇垦务局嘎查的恒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滴灌带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设备,一卷卷崭新的滴灌带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流”出,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做准备。
“今年我们新增了2条贴片式滴灌带生产线,并对原有技术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升级。”滴灌带厂负责人张云超说,“以前一台机器每天可生产60到70卷,现在能生产200卷,产能翻了一倍。”
据悉,为保障春耕期间滴灌带供应,恒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去年11月份就提前部署,组织工人加班加点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今年,企业计划生产滴灌带7万卷以上,目前已完成一半,可供21万亩土地铺设,预计5月中旬完成生产任务。该企业生产的滴灌带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销往通辽和赤峰周边地区。
“我们的产品定期拿到专业机构检测,质量可以保证,节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深受农民朋友欢迎。针对整村订单,我们让老百姓享受最低价格,量大还送货到家。”张云超介绍道。
“我是北八仙筒村的,今年准备种30多亩地,今天花1000多元买了12捆滴灌带,厂子给的批发价!”北八仙筒村农户王庆学乐呵地说。
近年来,奈曼旗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带凭借节水、节肥、增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农牧民的青睐,滴灌带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为满足生产需求,恒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吸纳周边村民进厂务工,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是附近的村民,去年10月份收完秋后来的,工作很轻松,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多一份收入,很满意。”在工厂开铲车的张中山高兴地说。
目前,该厂已吸纳16名村民就业,人均工资6000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生产的同时,恒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积极开展废旧滴灌带回收工作,经过粉碎、清洗等工序后,废旧滴灌带被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用于生产新的滴灌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回收废旧滴灌带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耕地,避免土壤污染,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张云超表示。
近年来,八仙筒镇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循环再利用生产模式,从种植户手里回收破损滴灌带,经过重新加工后再卖给种植户,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推动农业走上了生态高效、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