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国博凤冠何以成为文创销冠

  历时8个月,销量突破100万个,被誉为文创“天花板”的国博凤冠冰箱贴人气不减,目前已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破亿元,刷新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小小冰箱贴何以成为顶流?首要一点当然是好看。诚如网友所说,“你可以永远相信老祖宗的审美”。凤冠冰箱贴的原型为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这一国宝级文物本就工艺繁杂、气度华贵。而在产品设计上,“取其形,赋其神”,龙凤纹饰与宝石点缀立体辉映,让古韵风华和当代审美不期而遇。当传统宫廷美学无缝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一枚冰箱贴就成了一段“可携带的历史”。

  眼下,全国多地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火爆,“为了一款冰箱贴打卡一座城”正成为新的文旅风尚。不难发现,人们钟情于这些“小摆件”“小玩意”,不仅是为了打卡收藏,更因为其中承载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对“消费大户”年轻人来说,对中华传统的“血脉觉醒”本身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纵观近来爆火的文创产品,从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憨萌玩偶风靡社交媒体,到杭州博物馆的“粉红小酒杯”成为“出片”必备,再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天宫藻井冰箱贴掀起访古热潮,都是在传统元素中对接大众审美,在历史文化里深挖情绪价值,进而实现了创意的广泛传播。

  有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大众消费将呈现基础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型的趋势。未来,国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更旺盛,冰箱贴、手办玩偶、文创交通卡之外,一定会有新的创意增长点。在这方面,北京作为全世界拥有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屋宇墙垣下都是故事,陶瓷釉彩里皆有文章,更需要继续挖掘古建文物的内涵,以优质文创产品擦亮城市的人文底色。

  何以“博”乐?让文物说话,让文化涌动,期待更多古为今美的惊艳创意,让中华传统之美具象化呈现,也为文化消费增添新的亮色。(关末)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