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蒙藏学校》讲了怎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

  《蒙藏学校》

  3月28日晚

  在保利乌兰恰特大剧院公演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

  话剧《蒙藏学校》

  由包头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

  展现了民族团结与

  家国情怀的深刻主题

  那么《蒙藏学校》讲了怎样故事?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

  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风起云涌,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荣耀先、多松年、云泽、贾力更等为代表的蒙古族优秀青年,怀抱理想来到蒙藏学校寻求知识和真理。在李大钊、邓中夏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积极培养下,他们逐渐认清了一个朴实的真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真正的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

  剧中人物都是20岁上下的蒙古族、藏族年轻人,他们有着想要改变被压迫的命运、开拓一番事业的迫切感和坚定决心,也有孝敬父母、疼爱妻儿的美好情怀。风云际会,他们一朝接触到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便心向往之,毅然跟随,纵然牺牲生命也不改志向,最终成就了追求民族平等、解放的惊天伟业。

  历史上的蒙藏学校是什么样?

  这里曾培养了内蒙古最早一批共产党员

  因此被誉为“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北京蒙藏学校旧址。

  蒙藏学校成立于1912年,1918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改称北京蒙藏学校。内蒙古地区第一位蒙古族中共党员荣耀先,受中共北方党组织的指示及校方委托,以先期学生的身份动员归绥地区的蒙古族有志青年前往蒙藏学校求学。在他的动员下,30多名追求民族振兴的热血青年,千里迢迢从内蒙古前往北京。

  1923年11月,绥远土默特旅京师生与家乡来人在北京蒙藏学校合影。

  在党的领导下,蒙藏学校学生成为北京革命斗争中一支重要力量。学生们参加了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一周年、纪念列宁逝世一周年、李大钊赴苏回国后报告会等革命活动。1925年3月,奎璧、吉雅泰等人以绥远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身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北方党组织领导和李大钊的指导下,1925年,多松年、乌兰夫、奎璧等主持创办了内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向内蒙古各族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蒙古农民》封面。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

  从蒙藏学校走出去的共产党人

  逐渐成长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畏艰险、不畏牺牲

  用青春与热血唤起了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觉醒

  监制:赵静

  文案:钦柏

  来源:包头日报、草原云客户端、中国民族报、内蒙古史志鉴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