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中国民族报》第2版刊发题为《“金石交”品牌推介会在京举行——提供民族手工业创新发展的“他山之石”》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在北京举办“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推动“政府、高校、研发、行业、艺人、企业、营销”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带动了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各民族交流与经济共荣。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3月28日《中国民族报》第2版
3月2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展现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成果、学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实践成果。有关部门和高校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全面落实《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族手工业品牌培育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把学用《概论》与促进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相结合,挖掘、转化、利用《概论》中涉及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在乌拉特中旗全力打造以“黄河故岸阴山下,金石之交在草原”为主题的“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开发设计了服饰、铜银器、刺绣、玉石镶嵌等9个产品类型、500余种产品,2024年“金石交”品牌年销售额达3200多万元。
“‘金石交’之名,寓意各民族的深厚情谊如金石般坚不可摧。”乌拉特中旗旗委副书记、旗长孙志春表示,乌拉特中旗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为灵感,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开展“融创品牌”培育、“融创新品”生产、“融创空间”建设,打造文创IP,培育文创产业,搭建集中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就业平台,吸引带动一批农牧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开展文创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其中,“金石交”艺术馆的落成与文化资源数据库的上线,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销售,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舞台,也拓宽了文旅产品“走出去”的通道。
在打造“金石交”品牌过程中,国家民委、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以及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调研指导,给予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2024年,“乌拉特中旗积极推动《概论》赋能文创产品发展”案例得到国家民委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前不久,该案例被纳入全国民委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轮训班(第一期)课程。
“此次推介会,不仅为‘金石交’品牌‘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展示北疆文化魅力、讲好巴彦淖尔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创造了良好条件。”巴彦淖尔市政协主席、市委宣传部部长贺连辉表示,巴彦淖尔市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充分发挥“金石交”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形成更多示范性品牌和标志性成果。
本次推介会倡议成立了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建设共同体,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汇聚专业设计力量,通过统一的品牌推广与市场开拓,让民族手工业产品走出地域局限,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民委一级巡视员云国盛表示,乌拉特中旗“金石交”品牌将学用《概论》与发展民族手工业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推动“政府、高校、研发、行业、艺人、企业、营销”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带动了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成功探索出一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全新路径。
“这不仅为民族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融搭建了坚实桥梁,对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云国盛说。
制作: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