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渡·阴山”龙头文旅品牌(资料图) 巴彦淖尔日报签约摄影师 李昊 摄
实施河套文化研究成果展示空间建设项目,开展河套文化研究学术论文评选,推出纪录片《牧马人》《北疆养驼人》等一批精品力作……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锚定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扛起河套文化核心区使命担当,加大河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度,持续做好研究阐释、精品创作、宣传展示、遗产保护、暖心惠民、文旅融合“六篇文章”,印发《巴彦淖尔市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综合实施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做好研究成果普及推广、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渡·阴山”龙头文旅品牌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河套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
精研理论 夯实文化根基
今年2月,巴彦淖尔市北疆文化研究院召开工作推进会并围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开展专题讨论。“我们要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各文科院系学术力量,高质量推进《河套文化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实际行动为北疆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河套学院副院长朱丽在发言时说。
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河套文化研究室负责人金晶表示,今年将邀请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在考古、边疆治理体系等方面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召开关于黄河文化的学术交流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来提供智力支持。她说:“我们将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把河套文化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
……
理论,是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石,指引着文化前行的方向。今年,我市将组织编撰《河套文化概论》以及河套文化、农耕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加快构建河套文化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立河套文化(阴山岩画)经典文献资料数据库,开展《“两个结合”视域下河套文化研究》等课题研究。与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自治区社科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治理体系、考古等方面重点课题和研究项目。
聚焦河套文化宣传与学术交流,我市将建好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河套基地、巴彦淖尔市北疆文化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依托河套文化研究智库,通过学术交流、项目指导、专家评审等方式深入开展研究,并在社科普及活动中大力推广河套文化。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图力格尔说:“巴彦淖尔市将牢牢扛起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使命责任,认真落实《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河套文化理论研究阐释水平、文艺创作生产水平、宣传推广展示水平、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让河套文化在北疆文化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精品迭出 文艺百花齐放
3月11日,市直属乌兰牧骑(歌舞剧院)二人台现代戏《好大一棵树》剧本二度创作、提升、修改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市直属乌兰牧骑(歌舞剧院)将充分吸纳各领域专家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对剧本进行全方位打磨提升,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与文化体验。
在乌拉特前旗文化馆的活动室里,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娜仁其木格向学员们悉心传授刺绣与毡艺技巧。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学习,不时就针法的精妙之处向老师请教。小巧玲珑的针包、憨态可掬的玩偶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挂饰等在这里被制作出来,将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现了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市文联副主席冯智武表示,我市文联系统将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以促进文艺创作出精品力作、出地区品牌、出人才为总抓手,争取在创新文艺阵地、培养文艺人才、打造文艺精品、丰富文艺活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北疆文化建设贡献巴彦淖尔力量。
……
文化精品是推动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今年,我市将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推出广播连续剧《我的乌梁素海》《弥弥旅行记》和电影《荒漠之子》《猎虎》,出版长篇小说《石吼》《天水湾》等。举办“千里阴山·千古岩画”巴彦淖尔阴山岩画艺术巡展、“天赋河套 美丽葵乡”全国向日葵摄影展、“弘扬‘三北精神’·汲取奋进之力”防沙治沙图片展等展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成文物“四普”实地普查任务,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创建自治区级河套文化(巴彦淖尔)生态保护区,建设河套文化艺术体验中心。
深挖特色 打造文旅品牌
不久前,由市民委、市文旅广局及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主办的乌拉特中旗“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这是全国首个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旨在推进乌拉特中旗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的标准化建设,推动融创品牌与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阴山岩画、乌拉特刺绣等具有河套文化元素的精品走出巴彦淖尔、走向世界。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创新商会副会长李琴认为,电子商务为文化及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便捷通道,可以将北疆文化及“金石交”融创品牌推广向全世界,让世界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今年,巴彦淖尔市将完善提升临河区黄河湾步行街、乌拉特中旗“金石交”同心创业街等非遗特色街区,加强创意设计和科技赋能,培育非遗网红打卡地。通过“旅游+百业”,催生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打造旅游“四地”,擦亮“畅游四季”名片。推动“渡·阴山”线路景区化运营,建设游客接待中心、露营基地、自驾营地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探索“院团+公司”“公益+市场”运作模式,提升文艺院团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效益,建立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市场化运营机制。
未来,巴彦淖尔市将更加深入挖掘、研究、传承、弘扬河套文化,以河套文化建设成效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刘蓓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