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把防火意识融入日常

  春日的塞外青城,桃花粉了,小草绿了,松柏翠了。本是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但也暗藏着火灾隐患。当防火季遇上清明节祭祀、郊游高峰,每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成为点燃生态灾难的导火索。因此,筑牢防火安全网不仅关乎生态安全,更关系着万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无论是森林火灾还是草原火灾,人为因素占了大半。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一次大意的野炊,都可能在干燥多风的春季引发燎原之势。前不久,呼和浩特发布《森林草原重点区域防火戒严令》,公布了防火戒严区域、期限,并对明火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就是要让全市上下绷紧春季防火这根弦,不让悲剧上演。

  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呼和浩特以科技手段筑牢防线,无人机实时预警监测、远程视频监控,现代科技让火情预警实现了“分秒必争”。特别是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的“扫码登记”,把防火安全管控做到了第一线,不仅提升了防火效能,更让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

  守护绿色家园需要全民行动,人人防火。呼和浩特已明确3月20日至4月30日为戒严期,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将防火意识融入日常:踏青时自觉熄灭烟头,祭祀时摒弃明火,野外作业时遵守安全规程。同时,发现火灾险情及时拨打12119。

  从土左旗白石头沟到赛罕区的脑包山,从武川县的井儿沟到清水河县的松树沟,呼和浩特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也是我们努力守护的家园。当我们在享受春日美景时,请记住:我们的每一次文明用火,都是对眼前美景、对生态安全最坚实的守护。让我们共同筑牢防火长城,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这片生生不息的绿色家园。 (王英)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