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巴林右旗:特色养殖拓宽群众致富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巴林右旗立足资源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探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西拉沐沦苏木马鬃山村村民范伟的养殖场,鸵鸟叫声不绝于耳。在“一村一品”的战略指引下,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他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逐步开启鸵鸟养殖之路。每年通过销售鸵鸟产品,纯收入可达10余万元,这让他更坚定了发展特色养殖的信心。

  范伟介绍,鸵鸟主要是以青饲料为食,生长较快,体型大的成鸟能达到2米高,一年可长到100公斤左右。鸵鸟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00元,鸵鸟蛋一枚可卖到150元左右,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更多优良品种,同时发展鸵鸟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希望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鸵鸟养殖中来,共同走上致富之路。”范伟说。

  在巴彦塔拉苏木昭胡都格嘎查,牧民乌德乐呼的棚舍里一峰峰骆驼膘肥体壮,悠然地吃着营养饲料。据乌德乐呼介绍,为了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增收致富之路,他不断外出观察、学习和实践,2017年了解到骆驼养殖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便与妻子共同走上骆驼养殖新路。“今年是我养殖骆驼的第8个年头。骆驼奶营养丰富,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驼群从一开始的50余峰已经发展到200余峰,现在产奶母驼50余峰,每年出售驼奶一项收入就达到了50余万元。”

  近年来,巴林右旗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支撑+资金扶持+技术辅导”组合拳,为特色养殖产业注入强劲动力,积极鼓励农牧民发展特色养殖,使特色养殖成为一项具有高附加值的特色农牧业项目。同时,巧妙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将牲畜粪便还田增肥,把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实现农作物种植与特色养殖的有机融合,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效益好、后劲足的绿色致富发展新路子。

  巴林右旗现有养殖户21086户,养牛羊马等各种牲畜265万余头。“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帮助农牧民协调政策和资金支持,邀请畜牧专家在技术上进行培训指导,引导农牧民发展多元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巴林右旗农牧局畜牧股股长乌仁托亚说。(于红璇  恩和其其格)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