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阿鲁科尔沁旗: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春耕保丰收

  春日暖阳下,阿鲁科尔沁旗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穿梭在田垄间,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着最后的准备。

  在巴彦花镇五一村,种粮大户张海军看着自家的高标准农田满心欢喜地说:“以前这片地高低不平,灌溉也不方便,产量一直上不去。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把地平整了,还修了灌溉沟渠和机耕道,去年玉米亩产量比以前多了好几百斤!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大干一场。”

  走进先锋乡广义村旱作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近4000亩土地正经历着一场蜕变。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寂静,土地平整工程率先展开,曾经高低不平的地块被重塑,小田块合并成了规整的大田,为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过去,我们村的农田非常零散,灌溉全靠‘老天爷赏脸’,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村民们守着土地却难以实现丰收的梦想。如今,看到土地变了‘模样’,村民们对以后的收成充满了信心。”广义村村书记许金良介绍道,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平整土地、修建道路、配套设施、改良土壤等措施,将零零散散的“粮地”整合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地”,有效解决了土地碎片化、田间道路通达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

  守护耕地这个“命根子”,既要在稳面积上下功夫,也要在增单产上“做文章”。作为全国产粮大县,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6.48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5万亩。2025年,该旗计划实施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9万亩,涉及14个苏木(乡镇)、78个嘎查(村)。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阿鲁科尔沁旗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其中水肥一体高密“吨粮田”技术备受关注。为探究藏粮于技之“技”,记者来到罕苏木苏木的示范基地,通过了解,去年水肥一体高密“吨粮田”亩株量从4500株提高至5500到6000株,亩产量达2200斤,实现玉米每亩增产500斤左右、增收370余元,刷新了当地玉米单产新纪录。

  今年,阿鲁科尔沁旗计划完成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推广面积40万亩、无膜浅埋滴灌35万亩、“吨粮田”11万亩,同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4个、技术培训750人次,让更多农户受益。

  除了技术创新,阿鲁科尔沁旗还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各苏木乡镇成立了“三位一体”为农服务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租赁、技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春耕备耕期间,我们会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协调农资企业,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充足供应。”阿鲁科尔沁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乌英嘎说。

  据了解,今年,阿鲁科尔沁旗农作物种子需求650吨,储备率已达到80%,已储备化肥3.9万吨、农药360吨、地膜700吨,农资价格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我们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阿鲁科尔沁旗农牧局局长贺希格套格套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让这片广袤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蒙慧林   美  令)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