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乌拉特前旗:用好黄河水 节水保丰产

  本网巴彦淖尔4月20日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谢佳卉)4月19日,记者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总干渠第四分水枢纽看到,滔滔黄河水奔涌而出,顺着蜿蜒的支渠,正在为下游38.65万亩农田送去春耕“及时雨”。

  在塔布渠灌溉区,包浇组成员们分工协作,有的手持铁锹疏通田埂,有的检查灌溉设备,有的手持测水仪记录数据。这种“包浇组责任制”实现了从水源调度到田间管理的全程把控。

  在这片广袤的河套平原上,一场关于节水与增效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过去大水漫灌,一亩地要浇水120多立方米,现在集中轮灌,只需80多立方米。”西山咀农场第三、第十一分场书记刘忠福算起节水账时,脸上满是笑意。据统计,塔布渠灌溉区通过“包浇组责任制”实现节水灌溉,今年春季灌溉效率提升了30%,每亩地节水超40立方米。

  面对夏灌面积大、任务重的形势,塔布渠供水所推行精准调配、精准定额、精准宣导“三精准”策略。“我们依托用水合作社,统筹上下游需求,动态调整配水方案。同时,严格执行‘亩均用水不超红线’,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技术。”塔布渠供水所所长魏满喜介绍,通过田间课堂、示范户带动,农户的节水意识显著提升。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积极响应国家节水号召,严格遵循“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原则,通过科学调配水资源、动态监测用水进程,既保障农田用水,又筑牢节水防线。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农民节水意识显著增强;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鼓励调整种植结构、优先保障粮食作物用水,为稳产增收夯实水利根基。

  “我们将持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体系,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与水保障。”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主任姬世杰表示。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