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巴彦淖尔

南美白对虾养殖拓宽农民增收路

  在杭锦后旗三道桥镇,一片曾经被盐碱化困扰的土地,如今却因南美白对虾的“入驻”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渔治碱”模式成功将盐碱地这一“冷资源”转化为富民的“热资产”。

  近日,笔者走进三道桥镇黎一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只见养殖池里碧波粼粼,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密切监测着池内温度、水体指标以及虾苗的生长情况,全力确保养殖环境始终处于最适宜虾苗生长的状态。“我们通过虾苗的淡化培育,最终让南美白对虾适合在北方地区养殖。同时,通过利用黄河水对养殖水环境、水质、虾的生长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实现了生态绿色健康养殖。今年4月初,新一批虾苗已引进并进入养殖阶段,预计养成后产量可达500吨,产值约2000万元。”基地负责人王金金说。

  黎一村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总投资1.5 亿元,采用工厂化、小棚、外塘3种养殖模式,实现了一年四季有虾上市,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8月投产,现已建成1000平方米工厂育苗淡化车间、小棚(帆布棚)养殖池16栋,小棚(土池)8栋,外塘(露天)养殖池塘400亩;二期冷库建设项目将在今年8月开建,计划启动建设面积300平方米,采用专业的保温材料与制冷设备,确保稳定的低温环境,从源头保障南美白对虾的新鲜度与品质。

  通过实施“挖塘降水、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新路子,杭锦后旗把以生态渔业为主的水产养殖同乡村振兴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引导养殖户走产业化养殖、品牌化经营之路。目前,黎一村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83 户增收致富。(蔺 鑫  任逸田)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