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理论评论

全域升级,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惠民担当

  党群服务中心,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宣传政策方针、提供公共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的重要平台。如何使其更好地找准职能定位、做细服务事项、提高服务水平,考验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智慧和担当。通过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升级改造等措施,全域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使其真正成为助力良法善治、推动乐民安民惠民的理想平台。

  拓“广度”,推动政策惠民。党群服务中心覆盖面越广、受益人越多,惠民成色就越足。立足实际,针对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等分类建立党群服务阵地,创新设置特色街区、旅游景区、小区院落和交通枢纽等服务站点,以此构建功能完备、全域覆盖的党群服务体系,为更加精准开展惠民服务提供了有效载体。除了基层党建、党员活动之外,把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和精神文明创建的事项也纳入其中,不断扩大党群服务覆盖面,增强党群服务惠民广度。

  增“温度”,精准服务乐民。服务贴心,可以释放乐民温度。办事用心,能够融洽党群关系。优服务,暖民心,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爱来、常来的地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动员各方参与,使其成为优质资源“聚集地”,让群众享受更加精准、专业、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在基层党组织统筹下,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服务事项向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领域拓展,在提升服务准度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服务温度。

  挖“深度”,实现善治安民。惠民是目标,乐民是基础,安民是保障。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助力良法善治的红色平台,是全域升级的最终目的。通过理清职责清单、科学设置窗口、精准减负清牌等方式,推动去行政化、去办公化,让党群服务中心变得更加亲民、利民、高效。精准对接党员群众实际需求,在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日常公共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等服务,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域升级,助力良法善治。方寸之间,尽显惠民担当。真正把党群阵地打造成群众有感可及的惠民平台,不断实现政策利民、服务乐民、善治安民的目标,推动党群携手共同迎来幸福美好生活。(邱添)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