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 通讯员 马金平)4月24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低空领航·鱼跃黄河”低空经济示范项目近期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启航。以传统方式烹饪的黄河大鲤鱼,通过低空物流飞行近80公里用时约40分钟被送到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再经外卖小哥走完“最后几百米”端上人们的餐桌。这次试飞的成功,不仅意味着“鲤鱼跃黄河”变得简单起来,也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低空物流方面更进一步。
2024年下半年,内蒙古相继出台《自治区低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自治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完善低空物流基础设施,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领下,内蒙古各地积极开发低空物流多元场景。
阿拉善盟凭借地域优势和净空条件,将无人机物资运输、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与沙漠车辆测试紧密结合,针对沙漠地区物资运送难度大、耗时长,以及车辆、人员救援定位不准确、难度大、响应不及时等难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1月,阿拉善盟政府与顺丰速运合作建设的无人机驼奶运输项目正式启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的万万峰畜牧业家庭农牧场新鲜驼奶由无人机送往25公里外的企业,仅需9分钟即可直达企业生产线。
鄂尔多斯市组建鄂尔多斯市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工作,筹划建设飞行服务站等低空基础设施,探索有人机与无人机相结合的货运模式并争取常态化飞行。在鄂托克前旗,顺丰通过无人机运输牛羊肉,运输率平均提高60%,解决了前端干线距离运输问题。在鄂托克旗5万亩乌大沙蒙宁联防联治项目治沙现场,操作人员操控两台无人机吊运沙柳枝条,沿着预设路线飞行,迅速投放沙柳枝条,提升了治沙物资运输效率。
包头市结合自身生态特征与产业基础,探索适合本地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构建“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文旅”“低空+教育培训”等模式,实现与区域产业深度耦合。
乌海市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开展三区城际及末端无人机物流配送工作,对应急物品进行无人机配送。
内蒙古交通集团依托高速公路城市周边服务区、收费站,与市内物流配送站点构建低空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利用无人机代替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开展低空配送服务,大幅提升配送效率。
这样的场景,是当下内蒙古低空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也预示着千米以下的天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产业力量的不断汇聚,蓝天与大地之间,内蒙古低空物流正在汇聚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