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儒冰 实习生 乔殊钰)建成区绿地率41.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跻身“千园之城”……4月24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了解到,呼和浩特生态园林建设不断优化山水交融、城园相望的“两区六廊九楔”蓝绿空间格局,持续强化大青山、大黑河重要生态功能,以河流水系为廊道、大型通风廊道为绿楔、各级公园绿地为节点、绿道体系为网络,全面推进首府“五宜城市”“公园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据了解,通过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高标准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管理,目前,首府建成区绿地率41.05%(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五),绿化覆盖率43.92%(省会城市中位列第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三绿指标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城市基础绿量稳步提升,达到统计标准并纳入全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公园数量达320个,在全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中位列第八。
园林部门持续推进口袋公园、绿道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小公游园?总数达到1009个,跻身“千园之城”行列,各类口袋公园、街角微绿地等精品园林空间共计684处,基本实现群众家门口的公园随处可见,便民、惠民、利民的“十五分钟生活圈”不断完善;绿道建设长度达679.12公里,在规范化管理、景观效果、建设总长度均居自治区绿道首位,青城绿道成为首府生态建设的亮点品牌,铺就百姓绿色健康之路。
“目前,呼和浩特形成了以‘自然野趣,郊野风光’为特色的大黑河郊野公园‘二十四景’,以‘城市滨河绿道游’为亮点的小黑河水岸公园‘二十二景’,以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见胜的敕勒川城市草原‘十六景’以及草原丝绸之路公园的‘六大游园’‘三十六景’,成为首府‘一廊两轴五带’的文旅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小敏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的景观维护提升和资源整合,首府处处好风光,打响了生态旅游品牌,使近郊游更加“出片”“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