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100多米深的矿井下,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上的采煤机正开足马力掘进、生产。上湾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班长兼采煤机司机呼永刚手持遥控器,与另一名司机默契配合,操纵摇臂上下升降,带动巨大的滚筒快速旋转切割煤层,一块块原煤顺势落入刮板输送机,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地面……
今年36岁的呼永刚已在上湾煤矿综采队工作了15年,先后当过煤机检修工、支架工等,如今在井下操控采煤机组织生产是他的工作日常。
作为综采“铁军”的一员,他多次承担煤矿的重大攻坚任务,并用创新思维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睿智和担当。
2018年3月,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在上湾煤矿建成世界首个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呼永刚所在的综采一队扛起了开采任务。在设备安装初期,面对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和庞大复杂的系统调试工程,以及矿压显现强烈、顶底板管理难度大、工作面配套设备全部国产化、回采工艺大变革等一系列难题,作为班组长的呼永刚带领班组成员,围绕各种疑难问题展开技术攻关。他从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检修等方面一一入手,先后参与完成风险评估133项、危险源辨识141项、排查安全隐患159处,参与制定了包括工程质量控制、防片帮、登高作业、设备消缺等方面的50余项措施,累计进行了30余项小改小革,对世界领先超大采高安全高效回采工艺进行了重新定义。
“一开始切割煤层,面对重达225吨、滚筒直径达4.3米的超级采煤机和要求苛刻的底板把控度,我心里也是没底。”为了摸透超级采煤机的“性子”,掌握滚筒提卧技巧,呼永刚坚持学习超级采煤机的结构、运行原理,画图模拟分析不同提卧量下采煤机的割煤状态,现场割一刀刨一刀,反复了上百次,最终实现了将滚筒提卧幅度严格控制在5厘米以内,他也由此被称为“厘米司机”。
这一“超级工程”在历经97天的反复试验后,于2018年6月正式达产,并在随后创下了日产最高6.02万吨、月产最高146万吨的世界纪录,实现了综采工作面10个月无故障生产——这一曾被业内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019年9月4日,世界首个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以累计安全生产原煤1800万吨的世界纪录顺利贯通,成功助推上湾煤矿成为采高最大、工效最高、单井单面年产量1600万吨的特级安全高效矿井。期间,呼永刚参与编写的《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企业建设示范标准》,对煤炭行业生产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精益检修、创新创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升,受到了业内一致肯定。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示范工程的成功实践,为煤炭行业超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积累了丰富经验,推动了我国采煤装备的国产化升级改造,标志着我国大采高回采工艺达到了更高水平。
在煤矿一线,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呼永刚总会想起一位老前辈的教诲:“人有两条命,一条是性命,另一条是使命。”对于煤矿工人而言,安全生产关系到性命,责任担当就是使命。每当遇到困难,他就会想起老前辈的话,创新思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2015年,综采一队承担起中厚煤层的柔模沿空留巷技术实施的重任,这是上湾煤矿首次使用该工艺,也是神东集团首次进行非试验性沿空留巷开采。面对各类安全管理和技术难题,呼永刚积极配合队内工作,沉下心来研究探索,参与制定了混凝土运输注浆方案,改善了综采工作面现场作业环境,同时对柔模尺寸、滞后煤帮支护提出了优化建议。最终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综采一队在3个工作面成功实施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创下了煤炭行业日推进度15米的纪录,完成2项国家专利的申报,其实践经验被列为全国煤炭行业重点推广项目。
作为综采队的班组长,呼永刚鼓励、引导班组成员立足岗位、尽责担当,并且以身作则。2020年,在全区采煤机技能大赛中,呼永刚以精湛的技术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关心每一位班组成员,将所学技能和经验倾囊相授,得到徒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带领班组成员围绕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程质量“精准化”管控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引导班组成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隐患排查能力。他还狠抓班组基础建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班组特色的管理办法——“顶级班组”管理法,带领班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本身的结构性安全缺陷,呼永刚积极参与科技攻关等科技创新工作,直接或间接参与设计了包括“综采工作面回收高压电缆导向装置”“移变列电缆分层装置”等多项小改小革项目,其中有2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仍需努力。”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呼永刚获评自治区劳动模范。新时代煤矿工人攻坚克难、创新探索的可贵精神,激励更多年轻劳动者不断追求新高度、展现新价值。(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