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智能化蛋鸡“孵出”致富路

  近日,随着运输车缓缓驶入元宝山区风水沟镇蛋鸡养殖基地,10万羽蛋鸡正式“落户”于此。此项目位于大北海村北海圆园区,曾经130多亩的荒地,如今变成了100米长的现代化鸡舍。“这是首批‘智慧蛋鸡’,每只鸡都能下‘金蛋蛋’。”工作人员一边卸蛋鸡一边说。

  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富军介绍:“风水沟镇这边场地大,招商政策好,所以决定来这建设年存栏100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包括建设自动化养殖鸡舍、饲料加工车间、蛋库、办公及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

  走进养殖基地,蛋鸡被工作人员快速地分配在鸡笼里,智能喂料机沿着轨道匀速移动。这里的蛋鸡每日产蛋量能达到5吨以上。

  为让每一颗“金蛋”都能保持优良品质,蛋鸡们住进恒温恒湿的“楼房”里,吃上了科学配比的“营养餐”。每栋“楼房”分为三层,10万只母鸡被平均分配到独立的鸡笼里,通过自动喂养、鸡粪处理、鸡蛋收集、饲料加工等自动化设备,以及一系列智能化操作,实现养殖人员与蛋鸡全程无接触。“首批引进的是京红品种的母鸡,饲料配方根据蛋鸡的营养需求进行科学配比,不仅包含基础原料,还适量添加了硒元素、粗蛋白纤维,确保鸡蛋在无菌、有机的基础上,营养价值更全面。”工作人员介绍道。

  有高品质的鸡蛋作为基础,再通过销售渠道的搭建,便形成了“从鸡舍到餐桌”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养殖基地通过与市区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建立长期合作,货源直达,减少流通环节。同时,针对企业定制化需求,基地打造印有品牌、有机认证标识的定制礼盒,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为进一步延链补链,该基地将产出的鸡粪“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卖给周边农户,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带动周边种植业发展。

  “风水沟镇把蛋鸡养殖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种植’生态闭环,通过绿色科学认证,逐步创建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提升蛋鸡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实现年产值100多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带动周边60余人灵活就业,进一步推动蛋鸡产业向集约化、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风水沟镇副镇长郝明说。

  从传统散养到智能养殖,风水沟镇年存栏百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项目,不仅改变了本地区传统养殖方式,更促进了产业升级,推动了经济发展,还为周边地区养殖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陈羿如  刘宇)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