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
4月27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一季度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区金融系统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实现“开门红”,存贷款规模持续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涉外收支稳中提质。
存贷双增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达40542.4亿元,同比增长6.2%;各项贷款余额32292.4亿元,同比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354.2亿元,同比多增22.2亿元。在政策引导下,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0.44个百分点,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深耕“五篇大文章”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内蒙古聚焦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构建“1+5”政策体系,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重大战略。科技金融:加速创新动能释放。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2935.3亿元、372.8亿元,同比增长12.3%、14%。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成效显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发放贷款20.1亿元。绿色金融:筑牢生态屏障。全区绿色贷款余额5465.24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贷款852.2亿元,减少碳排放3119.7万吨,为“美丽内蒙古”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普惠金融:激发小微活力,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26.38亿元,同比增长13.8%;涉农贷款余额9620.7亿元,新增398.2亿元,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持续深化。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全区养老相关中长期贷款余额83亿元,专项信贷政策与适老化产品创新助力银发产业升级。数字金融:赋能转型升级,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贷款余额76.3亿元,同比激增58%,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服务嵌入智慧场景。
向北开放提质 跨境金融活力迸发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内蒙古持续优化外汇服务。一季度全区跨境人民币收付额达369.1亿元,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结算同比增长超5倍;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占比提升至37.8%。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惠及96家优质企业,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占比近九成,涉外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