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漫话天下

“五一”酒店“坐地起价”,别让游客寒了心

  “五一”假期将至,本是大家满心欢喜准备出游放松的时候,可酒店“坐地起价”的乱象却给不少人添了堵。网友小丁提前两个月预订的酒店,临近假期被告知无法入住,重新预订的价格竟是原价的四倍,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着实让人无奈又气愤。(4月26日 《消费日报》)

  出门旅游,酒店是重要的一环,本应给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成为旅途中的温馨港湾。可如今部分酒店却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契约精神,随意毁约提价。这不仅打乱了游客的出行计划,还让游客面临高额的住宿成本,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辛辛苦苦规划好的旅行,还没开始就被酒店的不诚信行为蒙上阴影,任谁碰上都高兴不起来。

  这种“坐地起价”的行为,看似能让酒店在短期内获得更多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实则是在自砸招牌。旅游市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酒店的口碑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游客在遭遇酒店不合理涨价后,对酒店乃至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印象都会大打折扣。他们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遇坑”经历,让更多人对该地望而却步,这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

  作为消费者,也不能在侵权行为面前忍气吞声。当遇到酒店“坐地起价”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轻易取消订单,留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平台投诉,还可以向消协、行政部门申诉,甚至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每一位消费者的积极维权,都是在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酒店作为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应当坚守诚信底线,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体验场景创造价值,而非依赖短期价格投机,才是可持续的经营手段。市场监管部门要持续发力,建立常态化价格监测机制,通过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等手段提高违规成本;消费者也要积极维权,推动行业规则完善,形成对不良商家的社会监督压力。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杜绝酒店“坐地起价”的乱象,让游客们能够安心出游,尽情享受美好的假期。  (黄庆菊)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