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爱的托举 杂技夫妻的舞台人生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内蒙古艺术剧院的排练厅里,演员们加紧排演节目。宋彬与林颖婧这对近30年团龄的杂技夫妻,正在为杂技剧《鸿雁》进行着最后的磨合。他们掌心的深茧、演出服下的疤痕,都诉说着舞台生涯的艰辛与坚守。

排练杂技剧《鸿雁》。

  故事始于1997年。14岁的宋彬从“杂技之乡”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加入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彼时还在苦练基本功的林颖婧,因宋彬高超的技艺而对其心生崇拜。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日,他们喜结连理,却开启了长达5年的异地“电话卡婚姻”,林颖婧随团赴欧洲巡演时,宋彬则扎根草原牧区进行演出,夫妻俩各自奔波在不同的舞台,只为将精彩演出献给各地观众。

排练杂技节目《转碟》。

演出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寒冬。林颖婧因低血糖在一次排练中意外受伤,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即使你以后走不了路了,我也依然守护在你身边。”宋彬坚定的誓言,成为支撑林颖婧战胜伤痛的强大信念。术后被医生判定“终身告别舞台”的林颖婧,在丈夫照料下逐渐康复。

  练习高难度杂技动作。

排练室里幸福的一家三口。 

  2022年,他们编排杂技节目《九儿——男女技巧》时,宋彬放弃尖子位置,甘做托举妻子的“专属底座”:“我想更好地守护着她。”如今,该节目已成功演出127场,在边防部队演出时,战士们称赞他们就像戈壁滩上并生的胡杨,坚韧又深情。

排练杂技节目《九儿——男女技巧》。

  在排练厅的角落,女儿宋晨溪一边等父母下班一边写作业。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宋晨溪懂事地说:“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别那么累。”“五一假期,别的孩子都能和父母出去游玩,但对我们杂技人来说,劳动节就该在排练厅和舞台上度过。”宋彬感慨。

  从ICU病房到演出舞台,宋彬与林颖婧诠释着杂技人的坚韧与执着。他们对彼此的托举,早已超越了技艺本身——既承载得住生死的重量,也舞动得出文化传承的轻盈灵动。(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丽红  图/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磊  韩晓宇)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