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大漠深处的女护路员

  骆驼是王冬花巡线时的好伙伴

  护路办检察员黄杰(中)到王冬花家拜访

  王冬花骑着摩托车去巡线

  修补护网疏松之处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牧民王冬花,是临哈铁路的一名女护路员。2019年丈夫去世后,王冬花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也接过丈夫护路员的工作。寒来暑往,在大漠深处,52岁的王冬花孤独地守护着穿沙而过的铁轨,也守护着家乡人民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5公里的责任

  4月28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王冬花家时,她刚喂完自家的羊群和骆驼,匆匆吃了简单的早点,准备去巡路。王冬花家冬季营盘在大漠胡杨林里,很少见到外人,这让王冬花的生活显得单调而孤独。

  2019年丈夫因病去世后,王冬花接任了丈夫护路员的工作,巡护着临哈铁路K675至K680段的铁路。

  在厚厚的外套上套上护路员的黄马甲,又挂上胸牌之后,王冬花从凉房里拿出一个两端能装物品的长方形口袋,装上她巡路时常用的几样工具——手钳、铁丝、蛇皮袋等,搭在摩托车的后座上。

  王冬花养护的5公里铁路线,沿途都是砂石土路,天气好的时候骑摩托车过去最方便。王冬花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就走了。一条蜿蜒的铁轨横穿大漠,两旁用铁丝网做了简单的防护。王冬花将摩托车放在一边儿,挎着一卷铁丝沿着防护网仔细检查。

  “这段路我主要是清理防护网上的悬挂物,看一看防护网有没有稀疏的部位,防止群众或者牲畜进入。”王冬花一边检查,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日常工作。

  护路员的职责,就是在铁路沿线排查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隐患,沿线路检查有没有可疑人员破坏铁路、有没有牲畜和野生动物进入线路等影响铁路运行安全的情况,发现有铁路网围栏破坏的地方要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骆驼巡线成为独特风景

  临哈铁路建成后,横穿王冬花家的牧场。钢铁巨龙第一次飞驰在阿拉善茫茫大漠中,给这里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由于铁路沿线没有封闭护网,常发生牲畜上线事故,铁路部门便选拔铁路沿线养殖大户或者附近牧民、嘎查负责人等组成护路员队,每日巡路排除线路周边安全隐患,保证行车安全。

  在铁路线刚建成通车后,王冬花一家就自费修建了自家3公里的网围栏,防止自家骆驼上道。2016年,王冬花的丈夫正式成为了额济纳联防护路队的一名铁路护路员。护路办给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还发放津贴和专业装备。

  如今,王冬花已经坚持巡线6年了。每次巡线,她单次往返十公里,顺利的话需要两三个小时。

  除了夏季最炎热的两个月骑摩托车,王冬花大部分时间都是骑骆驼巡线,因为她负责的线路全部在沙漠中,骑摩托车不仅费油,车损也非常严重,正常能骑10多年的摩托车,用来巡线3年就要报废。

  王冬花说,冬季巡线最难捱的是寒冷和大风,有时候刮起沙尘暴不见天日,骆驼可以利用它的敏锐感知准确找到路,把主人安全带回家。

  阿拉善盟冬季最寒冷时候能达到零下30度,王冬花巡线的时候不仅要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还要把整个身体缩进两个驼峰中间,扎进厚厚的驼绒里,相当于多了一套驼绒装备,又缓和又安全。

  2009年,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建成通车。同年,负责在全盟的4个旗(区)13个苏木镇和26个嘎查村(社区)开展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阿拉善盟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成立。

  国铁呼和浩特局额济纳护路联防办公室检察员黄杰告诉记者,阿拉善盟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管辖铁路总里程1202.678km,有专职护路联防队六支和专职护路员82人、兼职义务护路员162人,分布在临哈线、天策线、乌吉线。

  正是像王冬花这样的护路员,坚守在大漠深处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巡护之路,保障了铁路沿线的安全,用日复一日无声的奉献,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

  铁轨铺就幸福路

  全长1390公里的临哈铁路,在内蒙古境内长1070公里,它东起临河站,一路向西穿越乌兰布和沙漠,经额济纳旗,沿中蒙边界巴丹吉林沙漠北缘,抵达兰新铁路新疆哈密东站。

  2009年12月26日,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建成通车;2014年12月1日,临哈铁路额济纳至哈密段开通运营。至此,临哈铁路全线贯通,阿拉善盟正式纳入全国铁路网之中。

  临哈铁路是阿拉善盟境内运营线路最长的一条国家级干线铁路,对阿拉善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货运方面,它是疆煤外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方面,临哈铁路开通了客运列车,极大地方便了阿拉善盟居民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阿拉善盟旅游业的发展。

  自从铁路开通后,到额济纳旗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群众和周边牧民也通过开办餐饮、住宿等方式,增加了收入。传统的游牧生活逐渐发生着改变。

  如今,王冬花依旧守护着自己的骆驼和羊群,守护着家门口的那条铁路线。每当火车汽笛长鸣穿过大漠时,王冬花总要向着火车驶过的方向驻足。

  年过半百的她,也会感觉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而在巡线时,她会想起丈夫在世时,仔细地扎起防护网,细心地守护用脚步丈量的铁路线。那穿梭飞驰的一列列火车,让她觉得爱人从未离去。

  大漠变通途,瀚海焕新景,穿过沙漠戈壁的铁路铺就了百姓的幸福路,也成为茫茫荒野上的壮观风景线。在铁路沿线,那些不曾被注意的身影,默默守护着这方平安与幸福。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摄影/张晶龙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