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花开,今春尤盛。在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赏桃花灼灼,去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看杏花绽放,到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游杜鹃花海……这个“五一”,出门赏花成了许多人的假日首选,我区各地掀起赏花热潮,赏花经济在春日中活力绽放。
赏花经济,乍看只是人们在春日里奔赴的一场花事之约,实则蕴含着巨大能量。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精心打造出层次分明、富有特色的赏花地图,让追花之旅成为内蒙古的又一张新名片。沿黄河“几字弯”打造“梨杏争春”景观带,各盟市联动推出特色花事活动,开展万顷杜鹃花海徒步等特色项目,贴心推出“追花指南”……各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找到属于自己的“花语”。赏花经济带动的不仅是门票收入,也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更让农家乐、民宿、土特产销售快速增长,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赏花经济以何动人心?从刹那芳华走向四季长红,关键是以花为媒,把功夫用在花外。跳出就花论花局限,让赏花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探索赏花+露营、赏花+民俗、赏花+文创、赏花+深加工等集合模式,持续整合生态、文化、旅游、商业等资源,不断深挖内涵、拓展外延,更好放大综合效应。全方位提升软硬件水平,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化服务,真正把保障做到前面,将服务落实落细,让游客舒心又安心,形成以服务留口碑、以口碑引流量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花好要常开。赏花经济的发展之路,是一场从“颜值”到“产值”的蜕变。多花心思、多下功夫,持续培育文化厚度、服务温度和产业深度,内蒙古“花样文章”的想象空间将被无限打开,绽放出永不凋谢的经济价值。 (籍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