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岸小城,有一位名叫哈那嘎日的雕刻师,他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民族的记忆与艺术的灵魂镌刻在时光深处。春秋流转,他用勤劳的双手,守护着古老雕刻技艺的星火,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正在雕刻的哈那嘎日
走进哈那嘎日的工作室,仿佛踏入了一个艺术的宝库,墙壁上、陈列架上摆着的各式各样的雕刻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每件手工艺品都传递着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

哈那嘎日说:“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看爷爷做雕刻,尽管这样,我的学艺之路也不是很顺利。刚开始用刻刀的时候,手指经常被划破,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想到雕刻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信仰,我就一直坚持。”
不知道有过多少个日夜,哈那嘎日认真揣摩,反复练习刀刻的角度、力度与节奏。渐渐地,他的作品从生硬变得灵动,草原上的牛羊、天空中的云朵、牧民们的生活场景,都在他的刻刀下活了过来。

哈那嘎日的作品
在传统雕刻技艺的道路上,哈那嘎日主动求变,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雕刻,以抽象线条诠释草原文化,创作兼具民族特色与时尚感的作品。其设计的蒙古包纹样首饰盒、造型摆件,不仅在二连浩特市旅游市场热销,更走出草原屡获殊荣,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
如今,哈那嘎日的工作室里,每一件手工艺品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他手中的刻刀,依然在不知疲倦地舞动,不仅雕刻着木料,更雕刻着文化传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