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自治区首个通航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和低空经济研究院在包头市揭牌成立。

内蒙古科技大学数智产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师生正在进行测试实验。(资料图)
据介绍,内蒙古科技大学将依托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现有专业,聚焦低空技术应用领域,与企业构筑“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准培养低空飞行服务、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处理等专业人才。低空经济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

通航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和低空经济研究院揭牌成立。(资料图)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了解,近年来,包头石拐区依托通航机场和大数据产业园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无人飞行器试飞实验基地和自治区最大无人机培训基地为目标,聚焦飞控平台、无人机制造、飞行培训、试飞测试、文旅研学、低空应用六大主攻方向,已集聚20余家企业,填补多项产业空白,全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五当召机场开展无人机应用测试。(资料图)
石拐区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石拐区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机场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夯实通航产业发展的硬件根基,通过“政策+资源+场景”三维保障体系,全力支持校企共建航空学院与研究院,系统性推动教育培育、人才储备与产业需求、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务实举措推动全链条赋能,加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成型成势,牵引区域低空经济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跃升,打造辐射北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李慧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