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在节水农业与特色产业领域频频发力,以科技赋能农田管理,用产业激活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温都尔勒图镇地处阿拉善左旗最南端,全镇农业主要分布在漫水滩引黄灌区和西滩井灌区,黄河水与井水灌溉并存,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命题。该镇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及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小流量滴灌技术等,多措并举推动农业节水行动走深走实。
西滩井灌区作为当地农业节水的主阵地,目前,1万余亩休耕地面积核实工作已完成。当无人机化作农田上空的“智慧精灵”,曾经的难题迎刃而解。以往,春耕时节核实休耕地面积全靠人工丈量,效率低、成本高、误差大。“过去核实3000亩休耕地要一周时间,人力投入大,数据还不准确。”温都尔勒图镇巴润霍德嘎查书记卢耀刚介绍,今年,该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保障中心引入无人机智能测绘技术,为“以水定地”装上“智慧引擎”,由无人机按预设航线对井灌区进行全域扫描,快速生成二维平面地图,精准捕捉休耕地裸露特征与边界轮廓,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即可完成数据比对,效率提升超7倍。镇党委书记王海龙表示:“无人机不仅解决了数据精准度问题,更将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实现节水目标。”
在科技为农业节水保驾护航的同时,温都尔勒图镇巴润霍德嘎查中药材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1750万株生长两年的甘草苗即将“西迁”新疆,开启“生态远征”之旅。自2019年起,该镇构建起中药材“育苗—种植—初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年产值达1800万元,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其中,350亩的育苗基地预计带来262.5万元收益,每年发放临时工工资46万元,成为农户家门口的“致富车间”。副镇长唐璐介绍,“这些甘草苗不仅是经济作物,更能防风固沙,运往新疆沙漠地区后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如今,从品种选育到机械化作业,温都尔勒图镇开展全链条技术攻关,邀请阿拉善左旗农技推广研究员袁永年驻点指导,确保药材品质达到大型药厂收购标准。凭借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当地积极引导2个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参与,推动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来自甘肃省草原井村的务工村民感慨:“在这里干活,每年能增收两万多元,农忙时还能兼顾自家田地,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人扛尺”到“机巡田”的技术迭代,从零散种植到全产业链布局的产业升级,温都尔勒图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抓手,正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程一哲 李子悦 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