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线”上问诊为畜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

  提到120,大家都知道那是守护人类生命的紧急热线。但你敢相信,现在动物也有专属“120”了!

  在鄂托克旗,写着“动物120”的急救车穿梭在草原,哪里有患病的动物,就驶向哪里,争分夺秒为动物健康保驾护航。

  一天清晨,牧民巴来像往常一样去喂羊,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慌了神。羊儿们没了往日的活泼,瘫在地上,连最爱的草料放在嘴边也不为所动。

  以前,他只能四处打听兽医,焦急地等对方上门。现在可不一样,巴来熟练地拨打电话,与60公里外的兽医专家连线,开始“线”上问诊。

  兽医隔着屏幕,仔细询问羊的症状,不放过任何细节,随后迅速派出“动物120”急救车。仅半小时,兽医团队就赶到现场,熟练地进行输液、检测、诊断。“过去羊生病,我得跑几十公里找兽医,既耽误病情又费钱,现在手机一点,专家就上门,方便又靠谱。”巴来激动地说。

  巴来的经历,正是鄂托克旗创新兽医服务的真实写照。鄂托克旗是牧业大旗,牲畜存栏量达229万头(只),但地广人稀,兽医资源分散,动物看病难题长期制约着畜牧业发展。

  怎么破局?鄂托克旗给出妙招:开通“线”上问诊平台。195名专业兽医随时在线,970多户农牧民通过系统远程就能问诊,获取精准治疗方案。同时,“动物120”急救服务快速响应,专业团队配备先进设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治。

  在全旗75个嘎查村实行“三级叠加式”服务模式,构建“1个总部+7个分中心+20个嘎查服务站”的三级服务网络,将服务半径缩至30公里。旗级医院设备先进,专家云集;苏木镇分院有急救车和药库;嘎查村级服务站负责基础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自服务开通以来,累计服务农牧户9582户,治疗牲畜197.63万只(头)次,牲畜治愈率达98%以上,减少经济损失约3350万元,切实解决动物看病难、贵、慢的问题。未来,随着5G网络全覆盖,鄂托克旗“云”上问诊将惠及更多牧民,助力畜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牧区“线”上问诊:科技点亮畜牧新希望

  记者手记:

  在鄂托克旗,“线”上问诊这一特色服务以其快捷、便利、专业且平价的显著优势,赢得了广大牧区农牧民的高度认可,切实有效地缓解了牲畜看病难的问题。

  对于农牧民而言,牲畜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与经济来源,其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线”上问诊带来及时有效救治,极大程度降低了因牲畜患病乃至死亡给农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线”上问诊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过去,农牧民带生病牲畜前往兽医站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如今只需指尖轻点,便能获取精准治疗方案;以往是单个兽医单打独斗,现在近200名兽医组成“健康守护联盟”,共同为牲畜健康保驾护航;以前处理病例都是各自为政,现在能对大量问诊数据进行深度“探秘”……这种高效及时的诊疗方式,大幅提升了牲畜治愈率,突破了区域之间的“隐形墙”,更让农牧民的经济收益有保障。

  为让“线”上问诊这股强劲东风吹得更猛、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强大效能,各方力量得像紧密咬合的齿轮般,齐心协力、协同共进。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急救车配置,扩充药品储备,实现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此外,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完备的线上动物医疗咨询平台,让农牧民随时随地都能获得专业建议,进一步完善动物健康保障体系。

  “线”上问诊这一创新举措,精准顺应了农村牧区发展需求,是科技赋能畜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地区借鉴并推出类似服务,给予动物更悉心的关爱与保护,推动畜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王慧丰)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