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农民日报》第3版刊发题为《内蒙古为森林装上“消防栓”》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已进入紧要时期。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上,内蒙古森工集团着重模式创新和技术变革,打造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队伍在实战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摸索出了“1325”以水灭火战法,如今已然成为森林扑火力量的中流砥柱。
全文报道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已进入紧要时期。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上,内蒙古森工集团着重模式创新和技术变革,打造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的探索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在奥维地图指挥系统当中,一幅精准的水源搜寻路线图展现在记者面前。这是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在日常的灭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水系作战图”。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组建于2017年4月,最初仅有30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支分队、共50人的队伍。这支活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队伍在实战中成长、在创新中突破,摸索出了“1325”以水灭火战法。
记者在现场观摩了中队使用“1325”战法的模拟演练。“1325”即“1同时”“3确定”“2并用”“5必达”。当火情发生时,整建制以水灭火中队与专业快扑同时出动,确保第一时间抵达火场。根据火场地理条件,从自然溪流、挖掘蓄水、水车运送3种方式中确定最佳供水方式。输水时采用短距人力敷设与长距履带车辅助敷设结合并用的模式,提高输水效率。在用水环节达到水进火场、合理分水、力争覆盖、助力三无、统筹兼顾5个方面必达的目标。
以水灭火,最关键的前提是有水可用。据以水灭火中队中队长介绍,以往上山扑火,需要自带水,找水源也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水系作战图”的应用,能够清晰地展现出火场的水系布局,实现立体化、可视化。同时,“水系作战图”还添加了搜寻等功能,确保快速定位、高效利用水源,有效提升水源进入火场的效率。“指导员在对讲机里告诉我们哪里有水源,我们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水源位置,快速展开扑火工作。”中队长介绍。
保持高效、稳定、顺畅地输水是提高以水灭火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为此,公司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成立专业设备小组,对工具装备车进行改造,加装固定货架和车辆护栏后门,避免设备运输受损。自主设计制作的组合式拦河坝,解决了水源深度不够的问题;自制的过滤器,有效防止水草、沙石进入灭火水泵,降低设备故障率。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如今已然成为森林扑火力量的中流砥柱。2024年春夏季,莫尔道嘎地区发生17场森林火灾,其中16场通过以水灭火成功扑灭,扑救率高达94.1%。面对高山陡角、密林深处等复杂地形,以及水源距离远等难题,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成功控制火势,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制作: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