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产自乌兰察布的南瓜子,从生产车间到欧洲消费者的餐桌需要多久?随着中欧班列“乌兰察布号”常态化运行,这个时间由之前的45天缩短至15天。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南瓜子集散地,乌兰察布市正以“小作物”撬动“大产业”,通过中欧班列构建起横跨亚欧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七苏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航拍图。(资料图)
5月10日,在内蒙古全谷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颗颗饱满的南瓜子在经历剥壳、烘干、筛选、打包后,搭乘中欧班列从七苏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启程,经二连浩特口岸驶向俄罗斯。

在乌兰察布市种植的南瓜。(资料图)
乌兰察布市优质南瓜子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过去受物流成本高、运输周期长制约,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2024年,总投资2.2亿元建设的七苏木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建成。项目引进黑龙江恒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乌兰察布德海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驻,涵盖南瓜子全自动加工、饲料生产加工、玉米压片及每日坚果等多个领域,目前南瓜子年生产能力5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20%。

在乌兰察布生产的南瓜子。(资料图)
内蒙古全谷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玉芹说:“每年出口南瓜子仁是两三万吨,产值基本是四五个亿,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有俄罗斯、印度,世界各地有60多个国家。”
随着南瓜子“出圈”,乌兰察布的亚麻籽、燕麦等特色农产品也搭上中欧班列快车。七苏木园区同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吸引30多家外贸企业入驻,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集散中心。截至今年4月底,乌兰察布市国际班列开行35列1379车次,总货重2.85万吨,货值达0.52亿美元。内蒙古本地货源开行23列936车次,占比68%。
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发展分中心主任邬志勇说:“我们物流园争取在2028年达到进出口贸易落地生产加工企业80家,2030年达到100至120家。”
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记者:皇甫美鲜 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