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第11版刊发题为《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加强街校共建 近千名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松州街道党工委联合4所高校组建党建联合体,引导近千名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双评价""双孵化"机制和"双师培养"模式,提升实践能力,助力职业发展。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周末一大早,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6名大学生党员便早早来到赤峰市松山区松州街道悦郡社区,精心布置“阅享空间”。伴随着一声声童谣,大学生党员们为社区孩子们讲故事、演节目,现场传来欢歌笑语。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光靠街道现有人力,很难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大学生党员们有知识、有活力,他们当中很多人也想走出校园、到基层参与实践,咱们得想办法把他们引进来。”松州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菲说。为此,松州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赤峰当地的4所高校党组织,组建起党建联合体,下属的社区党组织也纷纷跟进,与4所高校的院系党组织结对共建。2万多名大学生,尤其是近千名大学生党员,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地还推行街居院校“双评价”和就业创业“双孵化”机制,并采取“高校导师+社区干部”双师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党员们在社区服务实践中,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松州街道党工委推荐一批优秀大学生进入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实习,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受到当地群众好评。(记者张枨)
制作: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