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餐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打开菜单,“小份菜”等点餐服务显著醒目;来到校园,学生志愿者争当制止餐饮浪费卫士,督促大家按量取餐,避免浪费……在乌海,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
近年来,乌海市始终聚焦餐饮浪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多措并举,强化监管,全面落实制止餐饮浪费各项措施,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多措并举制止餐饮浪费
近年来,乌海市紧盯餐饮浪费突出问题,坚持“五同步”全链条管理,落实落细制止餐饮浪费各项要求,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落实责任”同步,引导推动行业自律。市市场监管局统筹落实餐饮单位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网络订餐平台提醒责任、消费者适量点餐责任,持续做好制止餐饮浪费监督工作,推动社会共治。开展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制止餐饮食品浪费行政指导,签订《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制止餐饮浪费承诺书》120余份。推行反餐饮浪费“红黑榜”制度,每半月向社会公示全市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检查发现的正反典型。
“监督检查”同步,严查重处违法行为。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将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检查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同频同步开展,去年以来共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2238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份。“随机查餐厅”行动检查网红餐厅和无堂食外卖店369家次,针对检查中发现未设置反餐饮浪费宣传内容等48个问题,要求相关餐厅立即整改,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标准建设”同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印发《乌海市市场监管局2024年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实施方案》,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帮助和指导全市餐饮和住宿业协会制定餐饮节约相关团体标准2项,有效指导各餐饮服务单位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服务全过程。
“引导宣传”同步,提升公众节约意识。通过举办“市场监管进校园”专题讲座、“诚信尚俭、共享食安”有奖答题、“爱尚乌海 文明餐桌”短视频有奖征集等主题实践活动,吸引动员社会各界和在校师生广泛参与,自觉践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倡导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诚实守信的社会新风尚。
“教育培训”同步,强化主体专业素养。乌海市持续做好餐饮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工作,完成年度线上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考核,并对商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防止餐饮浪费制度情况进行随机抽考,依法公开抽考结果。举办制止餐饮浪费专题培训班,培训餐饮从业人员553名,对从业人员82人开展制止餐饮浪费抽考,合格率100%。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10月16日是世界什么日?”
“世界粮食日。”
“是的。每年10月1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13亿吨……”
厉行勤俭节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师生的德育课。近日,海勃湾区第九小学开展了“以节俭之名,书时代华章”为主题的升旗仪式,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养成爱粮惜粮、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女儿放学后告诉我,一定不能浪费粮食。”市民秦枫说,女儿现在成了小小监督员,督促家庭成员不浪费一粒粮食。
从认知到认同,从跟随到习惯。厉行节约、崇尚节俭的文明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市民共识。
为全方位、全覆盖宣传“光盘行动”,抵制餐饮浪费,乌海市公开曝光餐饮浪费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和震慑。今年以来,共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3期,共上榜37家餐饮服务单位,其中红榜23家,黑榜14家。
同时,乌海市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题宣传2次,发放宣传品80余份,并深入企业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助企宣讲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倡议动员等形式,引导食堂管理人员共同践行“光盘行动”,通过现场发放宣传单页、设置展板等方式,宣传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市民爱粮护粮意识,营造崇尚节约良好社会风气。
人人参与达成节粮共识
“五一”期间,乌海市餐饮行业迎来了消费旺季,各家餐馆生意火爆,记者走访乌海市多家餐饮店发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大家都在积极践行“文明餐桌”的理念,勤俭节约、文明用餐已蔚然成风。
“我们三个人点的这些菜够了吗?”“差不多,我先给您下单。到时候不够的话再加,也很方便。”“好的,那就这样吧,不能浪费。”5月2日晚,记者在海勃湾区的一家餐厅看到,服务员正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顾客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店的菜量适中,点菜的时候服务员会很贴心地提醒我们按照正常的量点餐,吃不完的我们都会打包。”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他们每次开会都向服务员强调,要及时提醒客人秉持“够吃就好”的原则点餐,“剩菜打包”的原则就餐。
5月1日至4日,记者在乌海市多家餐饮门店走访发现,不论是大中型餐饮企业,还是街头巷尾的餐饮店,都在墙面、餐桌、取菜窗口等醒目位置张贴了“文明餐桌”的相关提示。谈到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市民李静告诉记者:“几年前,外出吃饭剩菜很多,大家心里都觉得很浪费,可碍于面子或是考虑到卫生问题,谁都不愿意打包。但现在外出用餐,每道菜基本都备一副公筷,服务员还会主动提醒顾客使用公筷。有了剩菜,大家就会自然地想到打包。”
不仅仅是市民意识有了明显转变,餐饮企业负责人、从业者也建立起了拒绝餐桌浪费的文明意识。在一家火锅店内,记者看到菜单上不少菜品都是半份菜,顾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我觉得半份菜很好,数量少种类多,避免了点太多吃不完浪费的问题。”在这里用餐的卢先生对商家推出的半份菜服务给予了肯定。记者在网络订餐平台上看到,一些商家推出的外卖菜品种也有半份菜或小碗菜。
如今在乌海人的餐桌上,“文明餐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剩菜剩饭、餐桌浪费的现象日渐减少,合理点餐、餐后打包的节俭之风盛行。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光盘行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行小份菜培育节约新“食”尚、多方联动提高全民节俭意识……在乌海市,“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观念成为社会风尚,守护舌尖上的文明成为市民共识,一个个勤俭“小气场”,正在汇聚成为社会文明的“大气候”。(段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