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守护青山 织密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

  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大风天气增多,气候干燥,加之春耕作业、踏青出游等活动日益频繁,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乌兰察布市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关键时期。

  为切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乌兰察布市各部门坚持在“防”字上下功夫,在“灭”字上做准备,多措并举,全力织密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

  “人防+技防”协同 构建智慧防火体系

  “嗡——嗡——”伴随着螺旋桨飞速旋转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升空,到达指定高度后,径直朝着森林深处飞去,开始了日常巡护作业。

  “春季防火,人为因素是关键。”一旁的空地上,市应急管理局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王学文紧盯平板电脑上的航线轨迹,指尖不时滑动放大局部画面。王学文介绍,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而无人机凭借响应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视角灵活等优势,能够深入工作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是防火巡查的得力“尖兵”。

  “入春以来,我们每天都会对全市重点防火区域进行2次地面与空中相结合的防火巡查,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王学文说。

  据了解,为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科技防火新路径,与北京沪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专业无人机巡护方式,做好重点时段森林高火险区预警监测,确保火情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乌兰察布市进一步强化应急准备工作,设立卡口1364个,调配风力灭火机3808台、扑火2号工具18048把,出动检查车辆8390辆、消防水车221辆、无人机23架次,出动人员33685人,检查过往车辆10414辆,防灭火专业机具设备全天候待命。全市各级巡护员、检查员、瞭望员、护林(草)员定岗定责,紧盯路口、山头、坟头等防火要地,全面加强应急值守,全天候无死角守护,共同织密“人防+技防”监测网。

  压实责任链条 夯实防火工作根基

  集宁北卧龙山上新绿层叠,化德义务植树基地新叶抽芽,凉城岱海林场绿意初绽……走进市林业和草原局,大厅内乌兰察布市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控平台正高效运转,屏幕上重点区域的热成像及实时监控画面不断切换。“这套监控系统配备了专业感应装置,只要监测到异常热源,就会立即触发警报,为快速响应火情争取宝贵时间。”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山林连绵,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也是生态安全的坚固堡垒。乌兰察布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其中高火险林地1600余万亩,高火险草地2600余万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重大。

  “全市林草部门压实防灭火责任,落实管控措施,划定森林草原防火网格1657个,1万余名护林(草)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组织开展了基层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业务培训和跨旗县联防联控应急演练活动;对全市现有的81套视频监控设备进行了调试检修,确保精准监测火情,守牢防火安全底线。”市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防火科科长刘瑞龙说。

  在此基础上,全市林草系统以林长制为核心,以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为重点,分级组建网格管理队伍,确保防火责任到岗到人;在防火关键期开展蹲点包片督导,动态排查整改隐患;对国有林场等重点区域,明确责任区与责任人,确保防火扑火措施落实,多措并举守护这方绿水青山的盎然生机。

  多元宣传发力 凝聚全民防火共识

  阳光轻洒,微风轻拂。初夏的白泉山公园,桃花蓓蕾初绽,粉白的花瓣在风中轻轻颤动,将淡淡的花香播撒在空气中。“请勿携带火种进山,请勿在林地吸烟……”路边悬挂的喇叭正循环播放着防火警示语,在安静的山林中格外清晰。

  此时,一个个鲜艳的橙色身影穿梭在绿色树林中——集宁区应急救援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大队的扑火队员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我们不仅是巡查员,更是宣传员。”扑火队队员李茂向记者介绍,他们随身携带宣传手册,巡山途中遇到人员密集的地方,队员们会主动上前,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相关知识。

  李茂和队友们的巡山日常,正是乌兰察布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的生动缩影。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2025年春季,乌兰察布市林草、应急等单位协同联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开展了多样化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活动。

  据统计,全市共组织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30多场,发放宣传材料12.9万份,发送防火公益短信40多万条,覆盖人群120多万人次。

  “乌兰察布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市相关工作部署要求,通过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严格火源管控、深化宣传教育、提升预警监测、优化兵力部署、加强培训演练、规范值班值守,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以实际行动保障我市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科工作人员丰雪说。

  防火不松懈,共护青山安。从机制构建到一线落实,从科技赋能到全民参与,全市上下多维联动,将防火责任筑牢在田间地头,把安全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为盎然春色织就坚实守护屏障。(卢丹)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