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正镶白旗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在伊和淖尔苏木、星耀镇、明安图镇、乌兰察布苏木建成4处畜禽粪污综合处置与利用基地,覆盖全旗78个嘎查村,构建起完善的“收集—处理—利用”一体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体系,实现日处理粪污850吨、生产有机肥400吨,为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创新“企民共治”模式,打造绿色循环发展样板。伊和淖尔苏木畜禽粪污综合处置与利用基地创新实践牧区新型治理模式,整合8个嘎查集体资源,建立“以粪换肥”“粪污入股”双轨制运营体系。牧民通过粪污置换有机肥,单户年均节省肥料成本1200元以上,同时牧民可进行入股分红,实现收入多元化增长。此外,该基地积极参与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施用有机肥料1500吨,打造2000亩生态修复示范草场,示范草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幅度超15%。
构建“共治共享”体系,激发全民参与治理活力。星耀镇畜禽粪污综合处置与利用基地创新形成“群众参与+专业服务+循环利用”的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全民动员机制,实施“积分制”与“红黑榜”管理制度,镇村干部包联到户并开展巡回督导工作。在12个嘎查村设26个集中堆放点,培育8个示范村,同步提升人居环境与粪污收集能力。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依托畜禽粪污运输服务队,对区域内畜禽粪污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和还田作业,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幅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利用率。深化种养循环应用,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资源,打造“养殖园区—有机肥生产—棚膜经济”产业链,组织专家推广机械化施肥技术,促进农牧民增收。
协同专业服务与群众参与,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明安图镇畜禽粪污综合处置与利用基地通过建设农村畜禽粪便综合处置与利用厂,构建起“群众参与+专业服务”的现代化处理体系,积极推进专业化服务网络建设。组建配备吸粪车、运输车、保洁车等现代化设备的社会化服务队,建立规范化粪污收集运输体系,实现镇域内畜禽粪污全量收集。创新宣传动员机制,借助线上平台推广、线下入户讲解等方式,广泛普及环保知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价值,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环保工作新格局。
深化企民合作机制,实现产业就业双效提升。乌兰察布苏木畜禽粪污综合处置与利用基地创新构建“企业+牧民”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机制作用,通过多元化方式保障农牧民收益。企业每年定向收购农牧户牲畜粪便不少于1万立方米,收购价格不低于18元/立方米,既解决了农牧户牲畜粪便处理难题,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同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个,年度发放工资总额超过8万元,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了产业带动与就业帮扶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