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明仁苏木践行“枫桥经验”深耕基层治理

  奈曼旗明仁苏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治理从“末端管控”向“源头共治”跃升,为完善地方性法规、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效能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善治互促共进的新局面。

  聚焦法治保障 夯实民族团结之基

  明仁苏木坚持以法治思维引领基层治理,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托标准化阵地建设,统筹派出所、司法、信访等资源,创新推出“一体两线三议”矛盾化解机制,一体即由乡级包片领导、包村干部、驻村民警和村级调节委员会、网格员构成的“五位一体”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两线即建立由司法所、派出所相互配合的化解疏导防线以及由包片领导带队、各职能部门联合协作的防控处置防线。针对辖区多民族聚居特点,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矛盾调解全过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牢法治观念。年初以来,受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575件,除不在受理范围工单外的其余工单满意度100%,化解基层矛盾106件,化解率99.9%。将党、警、司、信有机结合,依法化解处置基层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苏木、矛盾不上交。同时,广泛宣传《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规,探索建立民族事务议事协商制度,为完善地方性法规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深化网格赋能 激活治理现代化动能

  创新构建“党建+民族事务+基层网格”治理模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嵌入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推行建立“网格党组”,推广“百姓吹哨、网格员报道,网格员吹哨、干部报道”模式,逐步形成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共建共治新局面。目前,全苏木共划分网格318个,建立“网格党组”27个,设立网格员318人。依托网格架构,以党员网格长为纽带,推动政策宣传、民生服务、风险排查“一网统管”。针对农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搭建“线上+线下”双语服务平台,通过嘎查微信群、青年宣讲队等方式,打通政策法规落地“最后一公里”。累计开展反诈防非、防汛抗旱等主题宣讲20余场,覆盖各族群众10000余人次,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双提升”。

  强化多元共治 凝聚团结发展合力

  以“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为指引,打造“一站式”多元共治平台。联合乡贤能人、返乡能人等群体,建立“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通过“情理法”交融化解矛盾,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孝老爱亲”“诚信户”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凡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见义勇为、创业致富、诚实守信、孝老敬亲等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力量,激发向善能量。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评选活动20余场次,评选典型70余户。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组织各族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助老扶残等活动,将基层治理实践转化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推动“单向管理”向“双向奔赴”转变。

  突出文化浸润 厚植铸牢主线根基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创新相结合,依托“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特色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和民族团结故事。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30余次,开展赛马节、敖包文化节、广场舞比赛等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演出20余场次,制作主题音视频15期,用文化纽带增进“五个认同”,激发“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守护”的深层转变,为维护国家安全筑起基层防线。(卜繁鹏)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