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52°的原始林海间,随着积雪渐渐消融,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迎来了一年中最富生命力的驯鹿产仔季。自4月中旬至5月末,400余头新生驯鹿将陆续降生在这片驯鹿栖息地,为“中国冷极”注入蓬勃生机。

布冬霞查看新生驯鹿健康状况(央广网发 周学良 摄)
一大早,林区仍透着料峭春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布冬霞已穿梭在鹿舍间。在她精心布置的产仔区,10余头母鹿正守护着蹒跚学步的幼崽。“现在是我们鄂温克人最忙也最幸福的季节。”布冬霞边说边搅拌着特制营养餐——由豆饼、鸡蛋、红糖等混合制成的颗粒饲料,“每天投喂三次,还要搭配苔藓当零食”。

阿尤莎夫妇为驯鹿们加餐投喂豆饼(央广网发 周学良 摄)
15公里外的阿尤莎驯鹿点,40余头驯鹿正在林间休憩。为保障新生幼崽安全,这对鄂温克夫妻在产房外围架设防护网,日夜轮守防范猞猁、狼群侵袭。“昨天守了整日,随时准备处理难产情况。”阿尤莎远远望着出生三天的幼鹿。
面对极端气候与生态挑战,当地政府构建起立体保障体系。敖鲁古雅民族乡副乡长何岸介绍,今年已向14个驯鹿点发放220袋越冬豆饼,并创新实施驯鹿保险,对兽害、疾病等风险进行全覆盖。更引入科技助力,正与海关总署推进俄罗斯优质种鹿引进计划,预计2025年全乡驯鹿存栏将突破1400头。(记者 李春雪 参与采写:代兆达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