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零工市场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

  打开手机,扫码就能找工作、打零工,薪水日结还带保险;走进零工市场,填好务工意向,工作人员将相关信息迅速匹配,很快就为零工人员找到适合的零活儿……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式、劳动关系也衍生出新形态,为此,巴彦淖尔市积极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工市场,并加强日常监测,为求职用工双方提供丰富便捷的选择,有效提高了灵活就业供求对接效率。

  因地制宜搭建零工市场

  走进窗明几净的临河区零工市场,电子大屏上滚动显示着各类用工信息,近期的零工登记数量、用工企业数量一目了然。零工人员贾志明在零工市场职业介绍窗口认真填好务工意向,工作人员根据他掌握的技能、擅长的工种,不到半个小时,就帮他找到适合的零活儿。“今天又能有300元收入了。”贾志明高兴地说。

  “以前找工作就在工地上、街道边碰运气,或是靠人介绍。有时候在路边蹲一天也没个活儿,遇上天气不好,只能在家里干着急。”贾志明说,“自从我家附近有了零工市场,我和工友们就告别了‘马路蹲’。零工市场会根据雇主的需要和我们所具备的技能、特征,将相关信息迅速匹配,很快就能为我们找到适合的零活儿。”

  记者看到,700多平方米的临河区零工市场内设有综合服务区,为零工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求职和用工登记、劳动维权、政策咨询等全链条就业服务,同时还设有待工和洽谈区,便于求职用工双方现场对接洽谈、进行劳务交易。为了保障零工人员候工休息,零工市场还配备了饮水机、充电设备、医疗急救包、轮椅等便民服务设施。

  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思路,巴彦淖尔市设立了6个零工市场、44个就业驿站,实现就业服务向社区、村镇延伸,方便求职者第一时间对接岗位。今年截至4月底,全市零工市场登记求职267人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5173个,供求匹配成功218人次,开展公共招聘活动18场次。

  线上线下实现无缝对接

  今年春节过后,磴口县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技术工、临时工等灵活用工岗位需求井喷。磴口县零工市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打通用工供需链,建立了11个零工微信群,每日在群内发布招工信息,确保零工人员及时掌握零工信息。同时,通过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动态更新企业用工信息,加速供需匹配。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们的直播带岗活动马上就要开始啦……”在临河区零工市场内,临河区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股负责人李佳琦坐在直播间,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直播带岗,细致地介绍各个企业的岗位信息,为求职者解答相关就业政策。

  2023年,巴彦淖尔市开始运行推广“巴彦淖尔零工驿站”线上平台,搭建起市、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和村组(社区)四级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巴彦淖尔零工驿站”线上平台,零工人员可发布简历、进行政策咨询、参与培训;根据所属旗县区,选择家政、服务、技工、经营管理等工种,按照结算方式、长短工、熟练度等进行快速匹配。目前,“巴彦淖尔零工驿站”线上平台已有322家企业注册认证,发布职位695个,实名认证注册用户达3182人。

  人力资源信息不匹配,是造成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巴彦淖尔市线上线下齐发力,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零工市场、直播带岗基地、就业驿站和“巴彦淖尔零工驿站”线上平台为载体,为劳动者搭建起全方位就近就便就业服务网络,提供岗位推介、职业培训等多元服务,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做好零工权益保障服务

  近年来,零工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升,个人能力与供职机会呈正相关,这无疑对零工市场的运营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其中,实现优质资源的最大化配置成为关键课题。

  为最大化配置优质资源,巴彦淖尔市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建立零工从业者分级服务机制。切实发挥党员志愿先锋服务队作用,针对年龄大、技能单一、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求职群体加强就业帮扶,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优先组织其与适合的用工主体开展“点对点”对接洽谈,引导用工主体优先招用困难零工从业者。同时,建立零工市场动态管理名录,对零工市场求职人数、招聘岗位等信息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零工市场供求变化趋势。零工市场对入驻企业资质等信息进行实地核验,切实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

  “今年,巴彦淖尔市将持续推动零工市场数字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可及度和便捷度,让灵活就业者好就业、就好业。”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勇说。(袁雅芹)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