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把握好文旅推介的“度”

  当前,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文旅推介如同百花争艳般在网络空间绽放。从直播间里身着传统服饰的干部化身“导游”,到景区门口创意十足的快闪活动,形式多样的推介方式确实为地方旅游带来了新活力。然而,在文旅宣传热潮中如何把握好“度”,成为各地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文旅推介的创新值得鼓励,但创新不能突破底线。当前,不少地方为了快速吸引眼球,在推介过程中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有的推出低俗搞怪的短视频,有的过度依赖夸张的宣传特效。文旅推介的本质是展示地方的真实魅力,而非用低俗的噱头和夸张的包装欺骗游客。一旦游客发现实际体验与宣传相差甚远,不仅会对当地失望,更会在网络上传播负面评价,对地方文旅产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把握文旅推介的“度”,首先要尊重文化本真。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核。在推介时,不能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猎奇心理,随意篡改、歪曲文化内涵。比如,一些古镇在宣传中过度渲染所谓的“神秘传说”,却忽略了古建筑背后真正的历史价值;一些民俗活动在展示时简化甚至扭曲流程,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文旅推介应该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为出发点,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故事,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讲解让游客感受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注重宣传的真实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对旅游宣传的真实性也越发重视。虚假宣传或许能一时吸引游客,但无法留住游客的心。文旅推介要实事求是,客观展示景区的特色和服务水平。比如,介绍景区的配套设施时不能夸大其词,宣传旅游项目时要如实告知游客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等等。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真实、全面的了解,才能建立起游客对地方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此外,文旅推介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的流量和经济效益,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一些地方为了打造网红打卡点,在自然景区内随意搭建人工设施,破坏原有生态风貌;有的地方为了举办大型活动,过度消耗资源,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文旅推介应该与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旅游产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助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文旅推介是展示地方形象、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把握好“度”。重流量而不唯流量,树形象不忘强作风,在尊重文化、注重真实、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在创新与底线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才能为地方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游客领略各地独特的魅力。 (黄宗跃)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