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科技赋能春耕生产大豆播种忙

  春潮涌动,黑土生金。随着气温回升,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迎来了大豆播种的关键时期。在广袤的田野上,大型农机设备往来穿梭,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今年,莫旗计划种植大豆509万亩,目前各乡镇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大豆播种作业。

  在巴彦鄂温克民族乡巴彦街村的万亩农田里,四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间匀速行进。农机手在驾驶室内轻松操作,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作业轨迹、播种密度等数据。莫旗金铭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敖宁介绍,这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别好用,设置好参数,大马力拖拉机就能自动走直线,而且能精准到厘米级,行距、株距特别均匀,效率提高2倍以上,一台大马力一天能够播种达到1000亩左右。

四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在进行大豆播种作业 摄影 郑明

  除了先进的农机设备,良种的应用也是今年大豆种植的一大亮点。莫旗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广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如蒙科豆23号、蒙豆48号、登科5号等。这些品种不仅抗逆性强,能有效抵御病虫害,还能适应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大豆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莫旗金铭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海峰表示,今年合作社选用的品种是登科5号,这个品种出油率高,产量也稳定,去年种了之后收益很不错,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在推广良种的同时,良技的应用也为大豆种植保驾护航。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通过现场示范、线上答疑等方式,将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金海峰介绍,这几年合作社一直采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通过秋天深松整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增强。再配合密植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株数,利用根瘤菌剂提升生物固氮效率,结合叶面肥精准补充中微量元素,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摄影 郑明

  莫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郭宇航表示,接下来,将抢抓有利时机,科学组织,精细开展免耕播种作业,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见效;同时也将持续加强管理,严格作业标准,组织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服务,提升作业质量,把最新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近年来,莫旗始终牢记强农重任和兴农使命,稳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探索践行更加高效的土地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大豆的开犁播种,莫旗迎来了新一年的农业生产高潮。接下来,莫旗农业相关部门将继续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推进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好步、开好局。(郑明 王伟 于浩然 王军)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