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伦贝尔

草原上建起现代化新牧区——新巴尔虎右旗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持续激发牧区发展活力

  新巴尔虎右旗是以畜牧业为生产主体的边境旗,全旗从事畜牧业生产人口1.96万人,草场总面积3429万亩。2024年,围绕呼伦贝尔市委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这一改革任务,新巴尔虎右旗从7个苏木镇选取12个试点嘎查,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激发牧区发展活力。

  摸清家底

  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今年以来,该旗高标准开局、快动作起步,全力推动“三变”改革工作取得实效。连日来,克尔伦苏木巴音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薛永红挨家挨户宣传关于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相关事宜,详细讲解合作社的成立背景、运营模式以及未来规划。针对牧民们关心的问题,薛永红结合实际情况一一解答,深化牧民对“三变”改革、“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的认识。

  早在2024年,该旗整合资源、成立专班,在全旗范围内筛选熟悉农牧业、金融、基层治理等领域40名干部建立课题队伍,抽调14名干部配合特邀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杜富林教授及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针对芒来嘎查52户(其中22户社员,6户退社,24户未入社)牧民制定摸底调查问卷,寻找问题症结。同时,面向7个苏木镇61个嘎查社区,就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和进一步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对嘎查“两委”干部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召集嘎查牧户代表座谈7次,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围绕生产模式、执法监管、饲草供给、生产购销、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等13方面内容深入1727户展开走访调查,入户率占全旗牧业总户数的40%,形成了较为详实的数据调研分析。组织牧民代表以唠家常形式,帮助他们算清“生态账”“经济账”“生活账”。

  激发活力

  让牧区发展后劲十足

  “三变”改革实践中,该旗的“芒来模式2.0”升级版颇具代表性。2019年6月,芒来嘎查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的新型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成立全旗第一个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形成“芒来模式”。2020年7月,牧民正式取得股权证。2024年,该旗全力推进“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芒来嘎查乘势而上,在原有“芒来模式”基础上,聚焦做强畜牧业产业、搞活生态经济、做好服务保障,推动“芒来模式”向2.0版本升级飞跃,让牧区“沉睡”资源活起来,增收渠道多起来。

  芒来嘎查的变化成为新巴尔虎右旗“三变”改革的缩影。2024年,该旗不断夯实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组建包含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等不同职能的股份合作社,以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入股各类合作社,引导生产机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适度集中,把嘎查资产、资金和资源由“闲置”变成财富源头活水。截至目前,7个苏木镇12个试点嘎查社区均已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改革方案,并推进清产核资、人员身份确定、股权量化等环节工作。4个苏木镇先后成立“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

  搭建平台

  推动畜牧经济快速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4年,该旗重点谋划克尔伦苏木其其格乐嘎查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基地、智慧牧场项目(草场视频监控、羊群跟踪定位、智慧牧场管理、羊自动称重分栏等系统)和弘吉拉食品有限公司牛羊屠宰、加工、观光综合体等3个市级重点项目,着力解决畜牧业基础设施短板的现实问题。今年将重点围绕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领域,谋划乡村振兴示范旗冷链物流羊肉产品分割包装智能储存配送50吨扩建项目和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商流物流统仓共配6000平米仓储库及附属用房新建项目两个市级重点项目,着力解决标准化、规模化冷链物流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存储配送问题。

  为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围绕奶业振兴,大力扶持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小作坊,引导和鼓励“零、小、散”传统工艺奶制品小作坊向工业化生产逐步转变,全面完成本土奶源供给能力调查。目前正在重点推动的酸马奶厂已完成生产设备采购,计划年内投产。大力推动现代马产业,盘活现有资源,以奶产业为牵引,结合马文化、休闲旅游、医药康养、户外演出演艺等方面谋划建设综合性产业园区。目前,蒙戈利智业集团等企业、专家团队进驻该旗,在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开展实地考察,计划在11月底前完成园区项目整体规划。

  同时,依托“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强化良种提纯复壮,持续提高优良种群供种能力,建立呼伦贝尔草原种羊标准化繁育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产业园模式,实施呼伦贝尔草原羊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建设百万只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生产线,培育一批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力争今年肉羊规模化养殖基地达到2000个,年屠宰能力达到100万只,带动肉羊养殖170万只。

  农村牧区“三变”改革的交响曲已然奏响,新巴尔虎右旗将持续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锚定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在改进生产模式、完善生产设施、配套生产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卓娜   胡娇娇 西日呼)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