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漫话天下

“大师”?

  “一个所谓的‘大师’在直播间里讲玄学,说家里不能摆这个那个,床应该怎么摆,灶台应该朝哪个方向……”据近日新华社报道,一些网络直播平台账号以传播“国学”或“传统文化”的名义,引导受众购买价格动辄数千元、迷信色彩浓厚的线上课程。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一些不法分子也从中发现了新商机。从报道来看,一些所谓“国学直播”,实则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以占卜算命、趋吉避凶为名诈骗敛财。类似“伪国学”之所以有市场,关键在于抓住了老年人等群体恐惧未知、担忧健康的心理弱点,以“血光之灾”“寿命威胁”等说辞制造和贩卖焦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启迪智慧、滋养身心。拿封建迷信当国学传播,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和抹黑。铲除“伪国学”土壤,监管部门要及时处理,善于“见招拆招”,广大网友也须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科学素养,对“改运”“消灾”之类保持警惕,找到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赵春青/图  陈曦/文)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