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博物院新馆6月20日预开放!你还在担心新场馆太大?人挤人、看不懂、走断腿?6月17日,记者替读者们探访了新馆。这次内蒙古博物院带着满满的科技感回归,好看好玩,服务贴心,让观众游览体验省时省力省心,轻松解锁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数字文物互动区:文物界的时光搜索引擎】
一楼大厅,两面20米超长互动屏震撼亮相,这不是普通的广告屏,它就像个超级大脑。
一面“魔屏”是能“搜文物、查关系、看脉络”的文物知识图谱,借助文物数据智能关联历史脉络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展现文物的历史时间轴和关系图谱,把散落的文物用看不见的智慧线串联起来,文物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彼此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瞬间变成清晰流淌的时间轴和关系网。
另一面“魔屏”是数字文物互动墙,轻轻一点,鹰顶金冠饰、查干诺尔龙化石等镇馆之宝立刻跳出三维模型,还能看到它们背后的历史关联。扫码可在小程序查看文物的详细资料,并获取前往文物所在位置的导航。
【全息AI讲解员:会唠嗑的文物百事通】
在一楼大厅,全息投影打造的AI讲解员“鸿格尔”闪亮登场,以全息数字屏为载体,通过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形成立体影像。
官方认证她有“聪明的脑瓜”和“有趣的灵魂”,她用听得懂的方式,把古老文物背后的传奇娓娓道来。她全天候在线,随时开讲。
【智能导览屏:跟着导航“穿越”展厅】
“时间紧任务重怎么逛?”“带娃该看哪些精华?”别慌!展厅里藏着“智慧锦囊”——多块高清智能导览屏。它们可不只是电子地图,它们能效率最大化、兴趣精准匹配,拒绝瞎逛浪费体力。
实时定位,指哪带哪,打开就能看到自己在地图上的小光标,展厅全域动态定位,想去哪精准导航路线立刻安排。
私人定制,路线秒出。赶时间?带娃?想深度看?告诉它你的参观时长和兴趣点,这位“贴心小秘书”瞬间就能生成最适合你的独家路线:亲子遛娃、深度发烧友、快速打卡、慢品细赏……多种模式任意切换。
导航升级,直达文物,不仅能带你穿梭展厅,更能精准导航到想看的文物面前。有了这个“活地图+智囊团”,逛博物馆省心又舒坦,效率翻倍,体验感直线飙升。
【实时人流量监测屏:轻松开启错峰看展】
在每个展厅门口的导览屏上,实时显示参观人数、拥挤度,十分贴心,帮您完美避开人潮,享受清净看展的快乐。
【互动共创+电子留言:分享参观感悟】
有灵感想抒发?公共区域的“互动共创活动”和“电子留言簿”互动感拉满,让参观不止于“看”,更是“参与”和“创造”。
内蒙古博物院官方网站还开设了数字文博专栏,推出10个线上展览,上线近500件珍贵文物三维数据和40多个文物故事片,未来将继续增加线上展览内容。
内蒙古博物院用最潮的数字化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也让观众的参观之旅变得轻松、有趣、涨知识。
约上小伙伴,一起去打卡这个“智”感满满的宝藏地吧!
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图片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