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以国通语教学厚植文化根基

  “原来文字能把思念写得这么真切!”“跟着老师朗读,每个字都像会说话一样。”“跟着动画学笔画,汉字书写真有趣!”学生们热烈地讨论着。

  走进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第五小学,晨光透过玻璃洒进教室,学生们端坐桌前,教室内书声琅琅。老师以标准流畅的国通语带着孩子们走进《我的爸爸叫焦尼》的温情世界。

  热烈的讨论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阅读课的气氛在情感共鸣中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在鄂托克前旗城川完全小学的智慧课堂里,科技与语言教育碰撞出奇妙火花。学生们轻点触控屏,借助“小学语文专题课堂”系统,在虚拟田字格、米字格中练习规范书写,真正实现了“指尖轻点学汉字,趣味互动记心间”。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通过引入学前智能助教系统、小学语文专题课堂等先进设备,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维辅助、立体服务的互联网学习体系。这一体系从幼儿园到高中,实现了“十五年贯通”式教学应用、评测及配套资源体系,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指导。

  与此同时,鄂托克前旗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组织线上线下培训等多元方式,持续提升教师国通语教学水平。积极联合家庭、社区开展亲子阅读、语言文化节等活动,形成“人人学语言、处处皆课堂”的浓厚氛围。

  从充满活力的课堂实践,到创新前沿的科技赋能;从专业精进的师资培育,到全民参与的社会联动,鄂托克前旗以系统化、立体化模式推进,将国通语推广普及工作融入教育实践与日常生活。(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毛锴彦)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