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内蒙古:同一药师单日“挂证”62家门店审方?别拿百姓健康当儿戏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评论)

  执业药师资格证,本该是保障百姓用药安全的“通行证”,却在药师“挂证”乱象中沦为蒙混过关的“遮羞布”。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的专项筛查撕开行业乱象,3669家药店存在药师多点注册,1597家药店药师同时在医疗机构注册执业,3161家药店同一天同一药师在不同药店审方,甚至出现同一药师单日“打卡”62家门店审方。“挂证”行为既威胁了百姓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也损害了正规注册药师的合法权益。

  药师“挂证”的危害,穿透行业边界,直指民生安全根基。作为药品流通的“最后一道闸口”,药师肩负着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的重任。试想一下,当“挂证”药师泛滥,慢性病患者长期购药得不到剂量调整建议,普通市民可能因忽略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埋下健康隐患,这些安全缺口随时可能演变成致命陷阱。更值得警惕的是,“挂证”为欺诈骗保打开方便之门,一些药店用虚假审核记录套取医保资金,侵吞着百姓的“救命钱”,严重动摇全民医疗保障的根基。

  通过此次核查,为医药行业敲响警钟。从药师自查自纠、药店全面整改,到医保部门严格核查的“三步走”策略,构建起全链条监管闭环;从约谈整改到司法追责的“阶梯式”惩戒,释放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这不仅是对违规者的严惩,更是对民生底线的捍卫。只有强化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处罚措施,才能让“挂证”药师无所遁形,真正为百姓撑起用药安全的“保护伞”。

  根除“挂证”顽疾,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一方面,用科技为监管赋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药店视频监控联网等技术,实现对药师在岗情况的实时监管,让“挂证”行为无处藏身;另一方面,要完善药师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在岗待遇,通过薪酬激励、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方式,让专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此外,积极探索“云药师”“共享药师”等新模式,突破地域限制,优化资源配置。只有疏堵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挂证”利益链,让药师资源回归服务民生的本源。

  用药安全无小事。此次核查行动,不仅是对行业乱象的一次“大扫除”,更是推动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期待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强化监管效能、优化行业生态,让药师队伍真正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堡垒,让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切实筑牢民生保障的坚固防线。(宋显丽)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